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專科醫生指院方應多角度審視事件

病人組織指須確保醫護人員接駁氧氣樽時,按指引完成每個步驟及核實。 病人組織指須確保醫護人員接駁氧氣樽時,按指引完成每個步驟及核實。
病人組織指須確保醫護人員接駁氧氣樽時,按指引完成每個步驟及核實。
【本報訊】就明愛醫院無開氧氣樽氣閥,導致病人無氧氣供應5分鐘的嚴重醫療事故,有病人組織昨批評前線人員無吸取5年前伊利沙伯醫院類似事件的教訓,直言不可接受;有深切治療專科醫生亦認為,院方應從多方向審視事件,並加強培訓。
深切治療專科醫生李衛全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病人本身有其他病症,亦有細菌入血,死亡原因未必只是氧氣樽氣閥沒有開啟,不過病人在很差的情況下,需要很多支持去維持生命,少了一樣始終會有影響。
今次事件中由一名眼科醫生及兩名資深護士負責運送病人,李衛全指出,眼科較少有不穩定病人,運送不穩定病人的機會則更少,可能相關醫護人員較少處理相關情況病人的經驗。他認為,院方應從多方向審視事件,包括病房及負責運送病人團隊等,今次逝世病人當時病況不穩,轉運時要兼顧多方面,可能忙中生亂,導致出錯。
病人組織建議加強培訓
李衛全續指,雖然運送病人的檢查清單能有助確保程序,但並非百分百有效,建議應由經驗豐富的醫護,負責應付危急病人的運送工作,院方亦應確保有足夠人手及加強培訓。
有病人組織則稱,前線人員未能吸取以往教訓,令悲劇再次重演。他指出,接駁氧氣樽理論上是簡單程序,院方要確保醫護人員有按指引完成每個步驟及核實,相信醫管局購入智能氧氣樽,有助減少同類事故發生。他又建議醫院應盡快落實改善措施,加強運送病人的培訓,確保運送病人期間,所需的維生及醫療儀器有妥善接駁及啟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