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無法無天 每14分鐘1宗網騙

促跨界別協調高科技防中招
網絡詐騙愈趨猖獗,即使政府成立防騙協調中心,但情況未見改善。立法會昨日通過「全面打擊網絡詐騙罪行」的議員議案,提出原動議的議員吳傑莊指網上騙案由去年每20分鐘一宗,惡化到今年上半年每14分鐘便有一宗,要求政府立法及設立跨界別協調,另一議員尚海龍更指有入境的人才反映,剛到香港便收到詐騙電話,被騙走高達6位數的資金,稱香港網絡環境方便,「但一啲都唔安全」。
吳傑莊在會上指香港上半年整體科技罪案較去年同期上升47%,高達15,637宗;近日接連發生懷疑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串謀詐騙,涉款數以億元計,而求助的苦主至今已累積數百人,當中不乏中產和有學識人士,有人失去整副身家,精神大受困擾、泣不成聲、更有人說要做傻事。他建議政府應牽頭建立一個跨界別的協作制度,有系統地組織金融業界、電訊業界、互聯網業界、科技業界與政府部門合作,更好地透過高科技手段,從源頭堵截網絡詐騙罪行。他又主張提供「救助」機制,包括運用商業保險和基金去分攤普羅市民遇騙受害時的損失。
倡政府電話改1字頭
針對電話騙案,創新及科技界議員邱達根主張建立簡單舉報機制,當某個電話被舉報達一定的次數,電訊商可封鎖號碼,又指應重組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的電話,全部改為1字頭,有助巿民較容易識別來電,減少中招機會。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則指旅行社向執法部門呈報偽冒社交媒體帳戶或網站時,執法部門以旅行社並非受害人為由,只是備案而沒有進一步處理,直至有顧客受騙蒙受金錢損失才採取行動。他慨嘆既然要保障消費者,不應等待受害人出現,而是阻止有人成為受害者,希望執法部門可聯同旅監局和業界建立舉報機制,針對業界呈報的偽冒帳戶和網站,進行打擊或阻截銀行交易的渠道。
另一議員黃錦輝指新加坡早前立法,可指令網絡平台限制懷疑詐騙的帳戶,移除懷疑詐騙的貼文和可疑的應用程式等。然而本港並沒有相關法例,即使發現有可疑亦未能及阻止,而近日HOUNAX虛擬貨幣詐騙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早在今年9月監管機構已經收到有關HOUNAX的投訴,但是礙於無牌平台不受監管,無權要求平台暫停運作,黃質疑到底有多少巿民因為不知情而墮入騙局,造成損失。截至昨午5時,有關HOUNAX涉嫌詐騙的案件,報案的受害人有158名,涉及金額約1.55億元。
當局亦指今年已拘捕涉及各類型詐騙案4,729人,較去年同期上升一半,最近亦首次向法庭申請,就有關收取騙款的傀儡戶口案件加刑,藉此對租、借、買傀儡戶口行為的阻嚇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