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來年電費勢上漲 百物騰貴基層傷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電,毫不誇張地說,電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僅次於糧食及水,早已是生活的必需品;那麼,電費自然被納入基本生活開支的一部分。兩電今日將到立法會交代來年電費調整,以及未來5年發展計劃,坊間關注電費會否加價;電費一旦增加,不但對民生造成極大影響,更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導致各行各業經營成本上漲,隨時轉嫁予消費者,掀起新一輪加風,對市民來說,可謂是雙重打擊。
不幸的是,港人似乎深受墨菲定律困擾,怕甚麼來甚麼,愈是害怕的事情愈會發生。昨日有學者預測,明年電費有機會增加。現時的電費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反映電力公司資本開支、營運成本及利潤的「基本電價」,以及每月變動、以實報實銷形式向用戶收取的「燃料調整費」。其中,基本電價方面,因本港近年增加用天然氣發電,涉及發電機組及設備的投資增加,例如近期開始運作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其興建成本開始入帳,加上兩電未來5年料有新發展計劃,勢必增加發電成本,導致基本電價增加。
另一方面,縱然燃料調整費近期有所回落,惟國際燃料市場價格波動,來年燃料費未必會持續下跌;關鍵在於,兩電的「燃料價格調整條款帳」目前仍錄得龐大虧損,意味明年可動用作特別回扣的空間有限。倘若明年燃料價格不像今年般持續向下,燃料調整費很可能會重回高位。
雖說因應成本上漲,加價本是無可厚非;然而,本港今年初才擺脫疫劫,疫後經濟復甦遠不似預期,部分行業在短暫復甦後更出現倒退迹象,隱憂重重;市民生活更是艱苦,尤其基層,難道要看到貧苦大眾鑿壁偷光才甘心嗎?本是同根生,兩電實無必要在港人艱難時間「賺到盡」,反而應該主動讓利、適度下調電費,減輕各行各業與市民肩上的壓力,以實際行動來證明,兩電願與港人同舟共濟、共度時艱。
港府現時銳意發展夜經濟,呼籲商界延長營業時間,惟響應的商戶並不多,主要是考慮成本沉重問題,其中一項因素正是電費。更長的營業時間意味着更高的用電量,維持夜市的電費本來已高昂,假如電費此時上漲,商戶的用電成本必然相應增加,無疑是進一步撲熄商戶發展夜市的決心;港府又憑甚麼說服商戶「共同燃亮香港夜經濟」呢?難道呼籲商戶點蠟燭嗎?因此,電費非但不宜上漲,港府亦應該加大電費補貼金額並延長計劃,特別是針對中小企的電費補助。
悲哀的是,官員從不知民間疾苦,不懂得商界所面對的困難,一味高高在上「瞎指揮」,口中說着「香港每度電淨電價較其他大城市為低」的瞎話,甚至曾有疫情期間允許兩電加價的前科,難以指望港府會有相應援助。加電費一旦落實,市民恐怕只能自救,想一想如何節省用電,環保又省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