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半島風起雲湧 北韓蠢蠢欲動

正當俄烏戰火及以巴衝突稍歇之際,作為現存世界大戰火藥桶之一的朝鮮半島,其引線也被悄悄點燃。自美國總統拜登及南韓總統尹錫悅先後上任後,半島局勢急轉直下,外界才意識到,特朗普表面瘋狂,惟在國際角力上,至少做到「鬥而不破」;拜登看似溫和,卻是鐵板一塊,只懂施壓恐嚇,不懂得轉彎,更不懂控制局勢,令世界戰火四起;加上一味盲目追隨美國的尹錫悅,半島自然岌岌可危。
自北韓宣布將發射人造衞星後,美國與南韓便開始大做文章,美軍更出動各式先進武器駐紮南韓及日本,又多次與南韓軍方聯合演習,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勢。北韓日前成功發射軍事偵察衞星「萬里鏡1號」後,南韓更是宣布中止《九一九軍事協議》對朝偵察條款,北韓國防省隨後以「撕毀」《九一九軍事協議》,宣布即時不再受協議約束,來回應南韓的舉動。霎時間,半島上空戰雲密布,那怕一丁點火花,小小的擦槍走火,都有可能形成燎原之火,演變為南北韓全面戰爭。
拜登對朝策略過時
造成如今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於拜登的對朝策略早已過時。白宮的思維似乎還停留在數十年前,一直企圖以強大的武力恫嚇平壤政府,說穿了就是「以大欺小」。誠然,美國與北韓的軍事實力依然存在巨大差距,惟在北韓成功研發核武及洲際導彈後,早已不吃「武力恫嚇」這一套。皆因擁有了核武,意味着即使常規戰爭打不贏,平壤政府還可以選擇同歸於盡。現時平壤政府的狀態,猶如一名飽受欺凌的學生忽然擁有了槍,一時想不開就會發生校園槍擊案;對此,美國人應深有感受。
正因如此,特朗普的對朝策略更傾向是「平起平坐」。姑勿論特朗普當年對華是如何兇狠,抑或對歐洲、日本等盟友是如何囂張,至少面對北韓領袖金正恩時,特朗普未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於長期不獲國際尊重的平壤政府而言,這顯然是相當受落,甚至為與美國拉近關係,一度與中俄等長期盟友走遠。話說回來,這一切並非源於特朗普真心想親近北韓,不過是一場出於政治需要的表演;要壓制中國發展,深知盟友仍依賴美國保護,想要創造與北韓會談的機會,於是擺出不同面孔。
當特朗普敗選,拜登上台後,美朝之間建立的丁點信任隨即化為烏有,不但重回起點,甚至有繼續倒退之勢。適逢俄烏及以巴造成的風乾物燥,南北韓爆發衝突絕非危言聳聽。全面戰爭的機率不大,但有俄羅斯在背後支持,北韓發動諸如延坪島炮戰的小規模衝突,欲挫一挫南韓銳氣的機會還是有的。至於中國的角色,大概只要美韓聯軍不越過三八線,不徹底改變南北韓分裂的格局,依然會作壁上觀,繼續勸和促談。現時中國着眼於恢復經濟,方針更像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只要不牽涉中國主權,不太可能主動踩進戰爭的泥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