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三隧分流倘效果不大 倡當局調整收費

【本報訊】3條過海隧道下月17日起實施第二階段「分時段收費」,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於西隧行政大樓與運輸署開會視察籌備情況。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分時段收費能否起分流作用,視乎駕駛人士會否提早及延遲出門,避開繁忙時段。若分時段方案實施後效果不大,需與港府商討調整收費價錢及時段。
盼盡快建第4條過海隧道
陳恒鑌提到,現時實施「633方案」後,西隧約10%車流分流到東隧及紅隧,他相信分時段收費實施後,分流效果會更大。當局會設立收費牌,除了西隧從港島向九龍方向的收費牌會設在港島入口外,其他收費牌都會設於九龍。他理解新方案實施後,駕駛人士需要時間適應,初期有可能會有出現塞車情況,冀大家互相忍讓。
委員會副主席陳紹雄表示,3條過海隧道的容量已達127%,遠遠不能滿足繁忙時段的車流,期望新方案實施後能夠起一定紓緩作用,但估計長遠仍然難以滿足本港經濟復常後交通流量的增長,期望港府盡快推出興建第4條過海隧道的方案。他又指,運輸署已針對不停車繳費系統進行大量的測試,期望該署緊密監察系統情況,適時檢討收費模式,研究改進方案,不希望再有「甩轆」出現。
現時實施的「633」收費方案下,西隧私家車收費為60元,東隧、紅隧則為30元。分時段收費實施後,早晚繁忙時段期間,東隧、紅隧私家車收費將升至40元,西隧維持60元,一般時段下三隧一律收30元、而非繁忙時段即收20元。公共小型巴士等商用車輛全日劃一收50元,的士則收取25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