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戰爭與真相

戰爭是殘酷的,死傷纍纍,家破流離,盡是破壞。與此同時,即使戰爭包括了資訊戰,作戰雙方都努力妖魔化對手,以爭取道德在我方,以此鼓舞士氣,敵愾同仇,也企圖說服對方民眾,把戰爭變成公義與不公義之戰,讓他們放棄支持與我作戰。
資訊戰包括了把事實扭曲,製造假的資訊證據。但在雙方資訊比較之下,民眾還是有機會撥開人為迷霧,了解真相,或至少部分真相。特別是今天,傳播資訊手段日益多元普及,作戰雙方都不能壟斷資訊,而自媒體隨着智能手機的出現,資訊的傳播變成個人化,隨時隨地,縱使多了造假的方法,資訊包括技術的不易為當權者所壟斷,民眾的智慧與認知可與政府與資本抗衡。資訊的開放與普及,便大有條件顛覆現有資訊格局,把歷史和現實的真相釋放出來。戰爭的爆發使社會民眾的注意從太平盛世的安逸轉為警覺,開始關心一直被忽略的事件與趨勢。作戰雙方都在把對手不利的資訊廣播。一些平常視作機密的資訊被揭露出來,使民眾可以懷疑原來授受的資訊的真確性,也可據此追溯,把更多權貴們不欲民眾知悉的事實翻出來,公開於眾。
在烏克蘭戰爭中,世界看到在2014年廣場革命的前後發展,看到俄羅斯與北約的默契,看到北約一方面用《明斯克協議》來欺騙俄羅斯。另方面,組織新納粹的武裝,擴充烏克蘭軍隊的軍力、財力,謀求再戰攻擊烏東的自治地區,使2022年的戰爭成為勢不可免。在開戰之後,本有停戰和談機會,英國當時首相約翰遜卻阻止烏克蘭和談,要戰爭下去。從這些事實看,烏克蘭政府顯然是棋子,被收買。
更重要的是,在公開的民主自由主權和國際公義口號下,國際突然醒覺美國在歐洲的龐大駐外軍事基地。北約變成一個戰爭機器,用不同藉口擴張。烏克蘭戰爭也使國際回顧北約肢解前南斯拉夫的行動、科索沃獨立背後的企圖。烏克蘭戰爭便一下子讓國際社會把美國北約在歐洲的種種作為連貫起來,原來美國在歐洲有大的企圖或陰謀。
烏克蘭戰爭後,以巴衝突不是美國挑起,但一樣使國際看到美國在中東的布局,也基本與歐洲相近,差別只是以色列這個棋子反客為主,不如烏克蘭那樣馴服。但亦同時看到幾十年來美國扶植以色列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暴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