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白象工程燒公帑 納稅人心灰離港 陰乾庫房

政府要推動交椅洲填海等大型基建,外界關注錢從何來。 政府要推動交椅洲填海等大型基建,外界關注錢從何來。
政府要推動交椅洲填海等大型基建,外界關注錢從何來。
移民潮湧 3年少派37萬綠信封
近年本港出現移民潮。稅務局早前指2022/2023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較上年度減少約7萬張,連跌3年,3年間累減約37萬張,直接影響本港稅收。外界已預測本年度相關稅收會較預算案估計的少半成,亦有意見認為報稅表減少與不少港人心灰離港有關,加上港府將力推交椅洲大型填海等多項基建,被狂轟為大白象工程,恐陰乾庫房,早前更掀起加稅揣測。有議員認為報稅表減少或影響推動大型基建,惟不同意加稅和拓闊稅基,恐會嚇怕市民;另有議員估計報稅表減少與老齡化有關,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報稅表可能進一步減少。政府則重申加稅言之尚早,政府會掌握民情和商界情況,審時度勢。
事實上,在報稅表減少的情況下,入息及利得稅總額卻一直上升,在過去3年由2021至2022年的2,533億元,2022年至2023年增至2,642億元,但2023至2024年度則預計為2,637億元,較上年度輕微下跌。不過,整體的稅收總額則有所減少,由2021至2022年度的3,785億元下降至3,602億元。
財赤擴大 掀加稅揣測
在財赤擴大、稅收下降的情況下,有財金官員早前到三藩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後,指出部分國家正思考增加稅收來源,引起外界猜測本港是否加稅。該財金官員昨在電台節目除指加稅言之尚早外,又強調香港稅制簡單,稅收會隨經濟環境波動,而考慮稅制時要顧及國際稅收發展和本港競爭力,經貿組織正推動全球最低稅率,可能在2025年至2026年落實,香港跟隨後將每年多150億元稅收,如果提早做將會「趕客」,並不聰明。他又表示,早前政府提出與社會討論,調整物業差餉,將會一步步做。
對於今個財政年度首6個月政府錄得1,777億元赤字,該官員指不應「自己嚇自己」,但要謹慎善用資源,希望社會明白經濟有周期,最重要是在經濟周期內大致保持平衡,政府在市況不好時推出逆周期措施,當市況好轉,政府角色又會改變,形容香港已經進入新階段,需要為未來投資,平衡經濟,同時發展金融、創科等,為市民提供工作機會。他強調政府在審慎理財的同時,會有積極措施,創造發展容量,做好土地房屋供應和交通基建。
議員倡吸商界投資救亡
會計界議員黃俊碩指薪俸稅佔本港稅收重要部分,雖然政府在今年收稅後仍有約11個月財政儲備,相比起其他地方只有4至6個月為佳,在營運開支確是問題不大,但擔心稅收減少或可能影響大型基建發展。他同意政府設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以協助大型基建融資,惟他憂慮在高息環境下有關基建項目對商界而言吸引力有限,促當局做好工作吸引商界投資,甚至吸引市民參加融資項目。
拓闊稅基 恐嚇怕人才
黃俊碩表明反對加稅和拓闊稅基,恐會嚇怕人,指簡單稅制為香港成功基石,萬一本港的稅務優勢收窄,人才或公司可能離開,相信再檢討稅率和稅基沒有太大幫助,倡政府鞏固好現有優勢,推行好現有的人才政策,認為吸引到人才留港稅收才可以源源不絕。
另一議員管浩鳴認為報稅表減少會影響公共財政,估計減少是受移民和老齡化有關,認為現時香港人口高齡化,大部分長者都不需要工作,在無工作的情況下所以毋須交稅,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報稅表都會減少。他促請當局考慮開源節流措施,包括開徵新稅項,如銷售稅。至於有人憂慮開徵新稅項會令香港低稅制優勢消失,他指需要面對現實,找出相對影響較小的解決方法,不能不正視公共財政問題。
近年不少港人移民外地。近年不少港人移民外地。
近年不少港人移民外地。
過去3年稅收狀況過去3年稅收狀況
過去3年稅收狀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