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虛擬炒幣又爆煲 監管追不上貪欲

都說「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騙案仍在調查,記憶猶新,但同類騙案又起,涉款金額目前已達到1.2億元。執法部門指出,騙徒假扮投資專家,以高回報欺騙市民經虛擬資產交易平台「HOUNAX」投資,起碼131人被騙,涉款最多的一宗個案達到1,200萬元,令人咋舌。
調查人員表示,涉案公司今年初開始運作,HOUNAX網站使用繁體中文,用戶登入網頁亦預設了+852區號,相信行騙對象是香港人,其網址仍然運作。騙徒首先以不同社交媒體接觸受害人,自稱是投資專家,邀請受害人加入群組,繼而提出股票及虛擬資產投資分析和貼士。若受害人透露有興趣投資,騙徒會要求受害人下載相關手機應用程式,誘使其開設戶口,聲稱回報率可達40%。當受害人要求取回款項,會被要求支付兩成至八成手續費,即使受害人付款,最終仍然未能取回金錢,投資專家亦消失無蹤。
正當外界以為,JPEX騙案鬧得滿城風雨,市民理應提高警覺,不再這麼容易上當受騙,但事實證明恰好相反,仍然有許多人相信天下間有「刀仔鋸大樹」、有「大隻蛤乸隨街跳」、有「免費午餐」,堅信自己精明,不可能受騙。尤其投資虛擬資產近年方興未艾,不時有名人明星藉此炫耀賺大錢,予人搵錢很易的感覺;加上不少人深信,投資虛擬資產若要獲取高回報,不可能依循正途,必須透過「地下」賺錢「以小博大」,否則不可能「有肉食」,益發令詐騙集團有機可乘,詐騙平台多如雨後春筍,豈是無因。
上次的JPEX騙案,詐騙集團尚需利用網紅、名人加強說服力;但今次的HOUNAX名不見經傳,僅透過社交媒體便成功取得受害人信任,付出真金白銀投資,不得不令人慨嘆,天下間實在有太多急功近利的人財迷心竅。試想想,一群素未謀面的所謂「專家」,所說的投資貼士怎麼可能值得信賴?若真的這麼容易賺大錢,這些專家何不自己悶聲發大財?為甚麼要「益」外人?
當然,受害人貪字得個貧是一回事,港府長期放任自流不監不管,才是香港淪為詐騙之都的罪魁禍首。一如既往,證監會又推卸責任,聲稱11月1日已將HOUNAX列入可疑平台名單。然而,這個平台今年初已經運作,為何證監會一直無知無覺?列入可疑平台名單後,又有沒有主動要求執法部門介入調查?若然無跟進、無後果,所謂的可疑平台名單意義不大,只是讓證監會開脫罷了。至於執法部門一樣責無旁貸,今年首三季本港已錄得近3萬宗詐騙案,按年暴升逾五成,然而當局顯得束手無策,難怪騙案一宗比一宗離奇,涉款金額一宗比一宗巨大。
內地近月加強與緬甸合作打擊電騙集團,收到極大成效,至今已接收緬方移交的3萬多名疑犯,這才是從源頭打擊罪案,本港執法部門何時才肯學一學、積極應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