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學生情緒堪憐 七成自卑六成失眠

香港青少年情緒問題愈趨嚴重。 香港青少年情緒問題愈趨嚴重。
香港青少年情緒問題愈趨嚴重。
拒向親友分享 機構籲添關懷
香港青少年情緒問題愈趨嚴重,有青年機構昨公布一項調查逾2005名中一至中五學生的問卷結果,發現有過半受訪中學生均受到不同程度情緒困擾,70%學生感到焦慮、憂鬱與自卑;有60%受訪中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問題;更有近10%受訪中學生有自我傷害的念頭,且80%表明不會與朋友或家長分享情緒問題。調查機構警告,香港青少年潛藏的自我傷害意圖,已經相當嚴峻,呼籲社會各界主動關懷身邊青少年,及早辨識及提供協助。
近一成有自殘念頭
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於今年第3季展開該項調查,結果顯示,近10%受訪者在調查的過去一個月內,曾有自我傷害的念頭;有37%受訪者認為,他人對減低自我傷害的念頭並無太大、甚至全無幫助,一定程度上反映朋友或家人缺乏應有的技巧,協助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中學生。
有55%受訪中學生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擾,當中超過32%屬中度及重度情緒困擾;約70%中學生感到焦慮、容易苦惱或動怒、憂鬱與自卑;另有60%受訪中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問題。調查機構指出,焦慮及自卑這兩個精神健康隱患與自殺風險有密切關係,該項調查結果反映本港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狀況不樂觀。
童軍知友社總監陳立基認為,調查顯示香港青少年潛藏的自我傷害意圖,已經相當嚴峻,促請政府須正視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危機;而父母、老師、同學及朋輩,亦應該主動關懷身邊的青少年。他強調,所有持份者包括學校及專業人士,應正面及積極面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欠佳情況,而非避而不談。
建議學習自我辨識
副童軍知友社總監馮志豪認為,要有效減低青少年自殺率,必須從根源處理,建議加強青少年學習「自我關懷」的概念,及早辨識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並於需要時懂得求助;同時亦應為不同持份者提供訓練,以提升他們對身邊青少年精神健康狀態的敏銳度,及時作出回應與支援。
教育局日前公布,過去3年,全港中、小學向局方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數字,分別為21、25及25宗,而截至今年10月,就已有27宗,數字有上升趨勢,估計是受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要面對較大的挑戰影響。
有調查發現,近10%受訪中學生有自我傷害的念頭。(黃仲民攝)有調查發現,近10%受訪中學生有自我傷害的念頭。(黃仲民攝)
有調查發現,近10%受訪中學生有自我傷害的念頭。(黃仲民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