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上訴駁回照營運 誰憐居民續食塵

本港社會亂象多不勝數,市民叫苦連天,原因並不在於法律有缺失,而是有人「有法不依」,當局「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位於油塘東源街20號的混凝土廠多年來持續排放廢氣、塵埃,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居民被迫每日「食塵」;本報為民發聲,揭破亂象,混凝土廠去年終不獲續牌;惟廠方不但利用上訴機制的「漏洞」繼續運作,甚至在上訴被駁回後,無視牌照失效繼續營運;能如此猖狂,究其原因是港府的表現猶如「無牙老虎」。
由於涉事混凝土廠未能證明其有能力防止污染物排放,以及避免對附近居民構成滋擾;早於去年4月8日,環保署已經否決其續牌申請。惟因廠方同月28日提出上訴;按現行規定,在上訴期間,該廠的指明工序牌照須繼續視作有效,結果該廠仍可繼續營運,直至上訴獲得處理。毫不諱言地說,上述規定對當區居民而言,是不利且不公的。須知道,但凡牽涉上訴,處理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在這段時間內,居民每天生活在漫天塵埃之下,被迫吸入大量灰塵,對健康的威脅,不亞於任何一種細菌病毒。
10萬多名居民健康與商家利益比較,何者為輕,何者為重,答案顯而易見。港府官員多次聲稱施政要以民為本,倘若是以居民健康為首要考慮,當局本應要特事特辦,採取措施來限制涉事混凝土廠繼續營運,至少要確保該廠不會再排放過量污染物。然而,從該廠續牌申請被否決後,仍成功運作長達一年半的情況可見,最終被犧牲的仍舊是居民。
苦候多時,居民終盼來上訴結果。空氣污染管制上訴委員會前日駁回混凝土廠的上訴,意味着其指明工序牌照即時失效,廠房須立即停工。不過,清新空氣未有如願而至,本報記者昨日到場視察後,發現該廠繼續中門大開,不時排出廢氣,混凝土車出入不斷,沙塵滾滾,顯然廠房未有停工。居民一場歡喜一場空,出入繼續要佩戴口罩,受訪時無不抱怨港府執法不力,變相縱容該廠為禍市民,認為當局必須正視問題。
米已成炊,既然涉事混凝土廠的上訴已被駁回,當局理應再無後顧,必須果斷執法。無牌營運乃嚴重罪行,何況是威脅居民健康的生產行為,港府不應再猶豫,應採取強硬措施,方能正本清源,震懾其他不法分子。倘若當局繼續採取發信警告、罰單罰款等軟性措施,廠方未必會輕易就範,甚至最終把罰款當作交租,類似例子在本港屢見不鮮。
北望神州,每當有工廠被揭發違法營運,且危害居民健康,地方政府各部門往往會聯合行動,第一時間圍封工廠,並對負責人採取強制措施,依法懲治。僅一河之隔,港府作風如此軟弱,又如何保護港人利益呢?假如政府都無法切實保護市民,市民又該向誰申訴呢?港府淪為無牙虎,難怪社會亂象無日無之;不法分子肆無忌憚,市民惶惶不可終日,說一句「本港恍如亂世」,絕不過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