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千萬別回流

有組織發表報告,指不少持BNO移英的港人在當地「水土不服」、生活困頓,僅約一半人找到工作,不少人不滿薪酬待遇、工作量過重,甚至感到被孤立和歧視,更有一成受訪者陷入財政惡劣困境。
這個調查結果一點也不意外,英國經濟長期低迷,近年又遇上通脹困擾,更如雪上加霜,貧窮問題日益嚴重。當地有研究顯示,目前英國超過1,500萬人即約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不得不面對「暖氣或食物」的選擇。試想想,當地居民尚且生活艱難,寄人籬下的港人又怎麼可能有好日子過?
人望高處,水往低流,香港是移民城市,人來人往本是很正常的事,但有些人慌不擇路,不是移往更宜居的地方,而是選擇英國這種沒落國家,實在令人莫名其妙。有人替他們辯護,聲稱部分港人移民後生活不似預期,依然捱生捱死不願回流,主要是對香港未來徹底喪失信心。實際上,香港未來是好是壞,已與這些人無關,他們是否有信心無所謂,最好堅持到底不要回流,因為香港根本不需要他們。有黃絲不是說過嗎?寧願在英國做乞丐,也不願回香港做皇帝。那就祝他們好運吧,也許大英帝國還有回光返照的一天。
無可否認,香港目前的經濟狀況確實不太理想,這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圍因素的影響,當今全球經濟不景,疊加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香港豈能獨善其身?但不管怎麼樣,香港也不會比英國差。根據瑞士金融機構發表的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香港人均財富排名第3,遠勝排名13的英國。有人也許會說,這只能證明香港貧富懸殊嚴重,其實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是如此,美英等西方社會的貧富懸殊也不會好到哪裏去。香港起碼還有祖國可以依靠,背後是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只要不自暴自棄,就有機會重現輝煌。英國又能依靠甚麼?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些年英國政府基本上就是在瞎折騰,首相如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結果是一蟹不如一蟹,將國家一步步推入深淵。辛偉誠政府無計可施,找來前首相卡梅倫重出江湖擔任外相,有人估計可能是想緩和與中國的關係,加強經貿往來。是耶?非耶?只能拭目以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英國繼續充當美國附庸,中英就不可能重現「黃金時代」,日落國的未來也就可想而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