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剩兩母牛 憂漁署絕育變絕後 牛媽:救救貝澳水牛

大嶼山貝澳沙灘最後一隻未絕育的成年母牛「車女」和其女兒「車車」。(受訪者提供) 大嶼山貝澳沙灘最後一隻未絕育的成年母牛「車女」和其女兒「車車」。(受訪者提供)
大嶼山貝澳沙灘最後一隻未絕育的成年母牛「車女」和其女兒「車車」。(受訪者提供)
本港流浪牛生活情況一直備受市民關注,其中大嶼山南部貝澳是部分水牛的棲息地。本報接獲關注水牛的市民反映,指漁護署計劃為該處兩隻成年母牛絕育,一旦成事恐令水牛10年後絕迹大嶼山南部,盼漁護署停止絕育閹割水牛,又發起一人一信向署方投訴,促請政府投放資源保育濕地及牛隻。
盼一人一信向署方反映
一直照顧大嶼山水牛的「牛媽」Jean指,日前收到漁護署消息,稱牛隊將會為貝澳羅屋村及十塱村,兩村各一隻成年母牛絕育,兩隻母牛分別為5歲的「車女」及4歲的「呠呠」,她們分別育有7個月大的女兒「車車」及3個月大的女兒「必必」,而該兩隻母牛已是嶼南最後的延續,因兩村牛群大多數是絕育多年的老牛,已無法生育,形容署方今次做法趕盡殺絕,更指黃牛已絕後多年,如今連水牛也想滅種,盼透過群眾力量一人一信向漁護署反映意見。
牛媽指她暫未掌握實際絕育時間,惟早前牛隊曾跟她提及相關事宜,她極力反對,惟對方回應稱必須執行相關政策,而她指若署方繼續目前步伐,大嶼南的水牛將會10年左右絕後。她又提到,漁護署聘請的澳洲獸醫出名快手,「佢一日可以幫100隻牛絕育,我哋根本唔知佢幾時行動!」她估計現時整個大嶼山只剩下約80多隻水牛,而梅窩及水口一帶的水牛早已全數絕育。
漁護署資料顯示,本港的流浪牛主要分布在大嶼山、西貢/馬鞍山、新界東北部和新界中部,漁護署定期就本港流浪牛數量進行統計,去年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共有940隻黃牛及180隻水牛。自2018年起,署方從澳洲聘請一位專門治理牛隻的獸醫,於野外即場為流浪牛進行絕育手術,以加快絕育工作的流程,並因此能為一些棲息於偏遠山區的流浪牛進行絕育。過去3年,漁護署每年平均為約120隻黃牛和水牛進行絕育。
大嶼山撞傷市民個案趨升
漁護署發言人指,為野外牛隻進行絕育手術是本署控制野外牛隻數目以減少市民與牛隻之間的衝突的其中一項主要措施,近年大嶼山水牛撞傷市民的個案呈上升趨勢,已加強對大嶼山水牛的管理,相關措施包括搬遷具攻擊性的水牛,以及為更多流浪牛進行絕育手術。
截至昨日共為大嶼山11隻雄性水牛和兩隻雌性水牛進行絕育手術,現時大嶼山仍有部分雌性水牛沒有進行過絕育手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