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建造業擬引入審裁機制 改善拖糧問題

建造業界有不少工程發生拖欠款額問題。 建造業界有不少工程發生拖欠款額問題。
建造業界有不少工程發生拖欠款額問題。
【本報訊】本港未來陸續有多項大型基建開展,但建造業界在不同工程項目上多採用外判形式,涉及大量金額容易有拖欠款額問題,中小企受到的影響尤其大,因為造成員工被拖糧等現象。發展局昨日釋出最新立法會文件,建議設立擬議的《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以改善建造業的付款情況,同時建議引入審裁機制,若發生拖款糾紛可提請審裁,批准被拖欠款一方或能在待定情況下,減慢工作進度或暫時停工。發展局將爭取於明年上半年提交條例草案予立法會審議。
倡允減慢工作進度暫時停工
發展局指出,建造業界每年平均未償付款額佔公司業務總收益的5%至12%,而拖欠款額的時間最長超過6個月,業界普遍認為過去10年付款問題並沒有明顯改善。為改善問題,擬議條例的主要建議包括改善合約付款的條款、引入一套迅速審裁機制以排解中途付款爭議,以及讓申索方在因不獲付款的特定情況下可暫時放緩或停止工作。
擬議條例將涵蓋所有政府及指定的法定及公共機構或企業,其所採購的建造工程,以及與其相關服務及材料和機械供應等合約,亦將涵蓋以下私營界別的建造合約,並分兩階段實行。
議員劉國勳認為,審裁員須在獲得委任後的55個工作天內作出裁決的規定仍維時太長,建議壓縮;而且暫時停工權利也要等審裁後才可以提出,同樣拖得太長。同時,條例下周二(28日)諮詢立法會,明年首季提交立法會首讀,第二至三季刊憲,一年後新合約才會落實亦拖得太慢,重申建造業拖數情況相當常見,小承建商承受很大壓力,私營工程更要待第二階段才能落實,希望當局提供明確日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