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外資撤退乎

最近這段時間西方媒體一直在唱衰中國經濟,特別喜歡渲染外資大規模撤退。事實果真如此嗎?數字可以說明一切。今年頭10個月,外資在華新設企業達到41,94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逾32%,這哪是撤離,根本是蜂擁而至。其中加拿大對華投資增長超過110%,英國和法國也分別增長94.6%和90%,可見西方商人既理智又現實,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一方面跟隨美國遏華,一方面擁抱中國市場。美國企業更是不甘後人,中國領導人出席APEC峰會期間舉辦了一場晚宴,美國商界巨頭幾乎傾巢而出,當然不是為了吃一頓飯這麼簡單。
近年美國利用激進加息收割全球,吸引了大量國際資金,流入中國的外資自然相對減少,人民幣也因此面臨貶值壓力。這是很普遍的現象,許多國家皆面對同樣問題,中國並非單一個案,西方卻乘機炒作,刻意誇大外資撤離中國,分明是別有居心。實際上,隨着美國利率接近見頂,美元匯價高位遇阻後開始轉弱,意味着以中國為主的亞洲新興市場貨幣及資產可望重現吸引力,隨時迎來一次大反攻。近日人民幣匯價大幅反彈就是一個明顯信號,而人民幣超越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更是走向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利之所在,天下趨之,哪裏有利可圖,國際資本就往哪裏跑,這是自然規律,豈是政治因素所能阻擋。美國經濟外強中乾,美元匯價高不勝寒,資產泡沫危若累卵,反觀中國經濟正逐漸恢復動力,人民幣匯價開始轉強,資產價格依然處於相對低位,哪個市場前景更吸引、更值得投資,國際資本自然懂得選擇,西方唱衰中國經濟,只能枉作小人。
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都這個時候了,美國還在想方設法遏制中國,不斷加大晶片等科技產品輸華限制。其實華為突圍而出,已宣告美國的封鎖失敗,蘋果手機在華銷情不及預期,更是證明美企成為遏華政策的最大受害者。華盛頓再不改弦易轍,美企必將漸漸失去中國市場,而放眼全球根本沒有任何市場可以取代中國。
正如有美國智庫學者指出,抵制全球化是目光短淺的表現,不可能實現持續發展。畢竟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美國也已不是過去的美國,單方面遏制打壓注定是搬石砸腳,逆全球化更無異於自我孤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