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TSA達標率未如理想 學界:需時間追上

有教育專家認為不應給予學童太大學習壓力。 有教育專家認為不應給予學童太大學習壓力。
有教育專家認為不應給予學童太大學習壓力。
經歷疫情 網課副作用浮現
新冠疫情期間暫停的全港系統性評估(TSA)時隔3年後復辦,教育局昨日公布最新結果,顯示參與的小三、小六及中三學生,在中、英、數3項主科的達標率全部下跌,其中小六學生的達標率跌幅最大,為2006年以後新低。有專家認為有關評估如「每年身體檢查」,毋須因此受到壓力;亦有小學校長會主席籲關注基層學童的學習支援及壓力。
專家:毋須對「體檢」感壓力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教授侯傑泰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有關結果與全世界的情況差不多,惟相比起外國其他地方,香港的跌幅不算很多,並以運動員比喻,指如運動員沒有奧運或是運動會都會少了練習,加上疫情期間老師「教書教唔晒未必會係咁提你(溫習)」,故此亦令小六的學生成績出現跌幅;惟他相信在疫情下,小六生即將畢業,老師未必會在網課上不斷提點他們準備考試,因此影響學習表現。至於小三學生,大部分仍有家長協助溫習,中三學生則相對自律。
他又表示,評估有如每年進行身體檢查,不應因此而有壓力,但老師及家長都要留意情況,最重要找到恰當的練習方法。他又說疫情後,學生恢復回校上課,會有很多練習,追回進度並不困難,因此不用太擔心。
籲關注基層童學習支援不足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在同一節目表示,因為疫情方面學習方面成效差異大,學界對今次的結果都有心理準備,認為今次的跌幅已不算驚人。
張又指,小學生一般依賴老師面授課及課後支援,在疫情期間要上網課,支援不足,可以想像基層學生,如家居環境狹窄,或一家有三人在家中上網課,面對一定困難。其中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影響較大,特別是英語,如家長的支援不足,單靠學生自學,影響表現是必然。他認為復常後,需要給學生時間去調適。
他又指,以其了解,在全日制復課後不同校長都各師各法希望可以幫助小朋友追回進度,而此亦對老師及學生有很大壓力,故冀學界先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再追學業成績。他亦希望,不論是學界、家長或是社會人士都要明白此落後不同業界都有發現,「要容許學生有調適,慢慢去追上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