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北都換地 政商鄉黑齊吸金 死撐陽光下進行

北部都會區發展淪為政商鄉黑的「肥豬肉」。 北部都會區發展淪為政商鄉黑的「肥豬肉」。
北部都會區發展淪為政商鄉黑的「肥豬肉」。
港府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容許土地業權人在當局主導下換地發展,引起官商勾結的疑竇,本報以往亦曾接獲讀者爆料,發展區內出現政商鄉黑勾結霸地現象,企圖將北部都會區變成「吸血天堂」。面對公眾疑慮難消,當局仍「死撐」換地計劃「一切都喺陽光之下進行」,表示計劃已收到10多宗申請,有7宗正在處理,當局會公開換地位置。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於電台節目表示,《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下將會提供3,000公頃土地及50萬個單位,粉嶺北、古洞北等地已開始發展,她強調北部都會區「唔係一個願景咁簡單,係發生緊」,目標10年可以提供1,400公頃熟地。
正處理7宗申請 涉9000伙
當局利用「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發展北都會,允許私人土地業權人配合當局規劃下,當局可不收地,改為「原址換地」,即業權人可於新發展區內的指定地塊申請修訂地契,以推行當局屬意的發展,例如將「農地」改劃成「住宅」地發展。甯漢豪表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原址換地計劃已收到10多宗申請,部分不符合條件,有7宗正在處理,6宗正商討補地價,一宗已選擇標準金額,共涉9,000伙。她續稱,計劃於今年底截止,若最終未能達成協議,當局便會進場收地。
本報早前曾報道,具政府背景人士及地區官員、鄉紳、前政協及黑幫人士得悉發展計劃後虎視眈眈,密謀在發展區範圍擬建假墳、魚塘和寮屋,霸地自肥,官商鄉黑勾結的疑竇甚囂塵上。甯漢豪表示,私人參與計劃可加快工程,減省當局收地及平整用地的時間及花費,增加政府現金流,指內地開發快速,當中亦有私人參與。她續指,當局會公開換地位置,亦會要求發展商興建社區設施,令社會得到預期的發展,強調「一切都喺陽光之下進行」,希望社會明白並非私人參與就是勾結。
甯漢豪又表示,《施政報告》提出再擴大換地資格,包括當局指明的產業用地,同時允許擁有90%業權土地的持有人參與換地,餘下的10%用地由政府運用公權力收回,當局處理會很小心,必須是指明產業用地地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