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膠樽徵費增誘因 政府料需回贈兩毫

港府預期最快於2025年實施膠樽及紙包飲品盒徵費。 港府預期最快於2025年實施膠樽及紙包飲品盒徵費。
港府預期最快於2025年實施膠樽及紙包飲品盒徵費。
【本報訊】繼垃圾徵費及即棄塑膠管制延至明年實施,原定今年底交予立法會審議的膠樽及紙包盒徵費亦被港府推遲。港府將於明年才提交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條例草案,堅稱仍預期最快2025年推行。據指,有官員向飲品業界指廢膠樽回收的回贈金額需增至每個0.2元才有望提高回收率。
港人年棄約15.5億個膠樽,惟回收率僅約17%,低於不少國家或地區。環保署早在2021年就《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諮詢公眾,今年2月曾稱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惟港府於上月發表施政報告「改口」,變為計劃於明年才提交草案,訂立適用於不同產品的生產者責任計劃共同法律框架。
擬向回收系統營運者設罰則
環保署表示,共同法律框架將訂明計劃的基本運作機制及持份者責任等。當條例草案通過後,該署隨即會為不同受規管產品,包括膠樽和紙包盒制訂附屬法例,預期最早2025年實施,惟實際日子仍視乎立法會審議進度。
據稱,環保署與飲品供應商業界最近開會,官員會上指每個膠樽或紙包盒回贈法定為一毫雖合適,但料難以達更高回收率,又說徵費計劃會設罰則,若未能達到指定回收率,初步構思會向回收系統營運者罰款及強制調升回贈,以增經濟誘因。業界則擔心需上調回贈金額以提升回收率,變相令成本大增,需負擔額外費用。
政府早前提出以「市場主導模式」推行兩項徵費,回收服務(包括建立退還點網絡、提供回贈等)將由市場提供,回收商需自行安排將廢膠樽及紙包盒循環再造;飲料供應商則需提供退還點,樓面達1,800平方呎、有售賣樽裝飲品的零售店舖亦須設立退還點。
回贈水平方面,政府建議將最低回贈金額設定於每個容器0.1元的水平,並會保留彈性。供應商及計劃營運者可在有需要時調整回贈水平,以提升回收率及達成法定回收目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