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現實仙樂飄飄 全人藝術教育

常言道,教育工作者是靈魂工程師,用生命影響生命。最近筆者有一個非常震撼的經驗,令我對這教育理念有深刻的體會。早前應中學母校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邀請,出席60周年校慶綜藝匯演,欣賞了原創英語音樂劇《大咪與神秘的貓咪王國》及由聲樂隊演出的粵語樂劇《愛在現場、活在愛中》,兩劇演出都超過一小時,同學們載歌載舞,展現演藝才華,加上用心製作的道具、布景和燈光效果,令觀眾沉醉於一晚舞台盛宴,而前者是全英語演出,後者是現場管弦樂伴奏音樂。
刻苦訓練 創造奇迹
參與過話劇的朋友都知道,演出一個多小時的內容,要做到對白準確流利有感情,舞台走位沒有錯漏,再加上舞蹈元素,要花多少時間去練;英語音樂劇還要以英語去表演,對於母校並不是一所國際學校,也不是學業成績標青的英中名校,難度可想而知。如何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筆者請教了負責項目的董老師,是否都是選一些英語水平較佳的同學?老師指話劇社歡迎所有有興趣的同學,英語能力並不是他們的考慮,其中一些主要演員,中一入學時連一些非常簡單的英文單詞都不認識。那是如何讓一些見到英文都皺眉頭的學生演出英語音樂劇呢?關鍵是透過他們的興趣,老師與學生建立關係,再設定目標,然後花時間下苦功,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單字逐個學,對白逐句練。老師說,有些同學真的曾經「練到喊」,但在過程中也漸漸建立起自信心、發掘自己的潛能。負責樂劇的關老師也指出,參與樂劇的同學很多都是來自基層家庭,不少是進入學校後才開始接觸管弦樂器,在短短數年從欠缺基礎到成功演出,同學和老師的努力都相當重要。
劇團成立了6年,每年都有劇團主席,一年又一年,學兄學姊帶着學弟學妹,每星期至少一天話劇訓練,透過承擔不同崗位,提升了責任感。老師為他們設定目標,從參加全港比賽到踏上屯門大會堂公開演出,一步一腳印,在2022年度香港學校戲劇節,母校的英文組和普通話組都打入最後五強評判推介獎,獲得公開演出的機會,特別是在英文組,得獎五強的其餘四隊,都是傳統名校,而何福堂書院則是一班主要來自基層、小學時成績並不特別出眾的同學,透過自強不息,老師春風化雨,最後突圍而出,創造了屬於他們的青春的奇迹,同學們演出時閃亮的眼神,謝幕時忍不住的淚水,家長見證了子女的蛻變成功,說是真實版的《仙樂飄飄》,一點也不誇張。
對於推廣校園話劇藝術,筆者有兩點建議。首先是香港學校戲劇節,為鼓勵更多學校參加,可由現時一階段全港比賽,改為兩階段:先分區比賽,然後再辦全港比賽,分區獲獎學校都可以獲得分區公開演出的機會。其次,鼓勵將更多的科技元素引入戲劇藝術當中,鼓勵同學配合演出效果創造一些小發明,以配合STEAM教育的理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