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港年丟4億即棄杯 走塑難望外地項背

只用一次就變成垃圾,即棄杯對環保構成壓力。 只用一次就變成垃圾,即棄杯對環保構成壓力。
只用一次就變成垃圾,即棄杯對環保構成壓力。
東呼即應關注環保潮流 兼揭食安隱憂
要符合環保潮流,就必須限制塑膠的使用,但隨着外賣平台興起,加上咖啡奶茶文化普及,不少市民平日逛街會飲杯咖啡、呷啖茶,變相成為耗用膠杯的一分子。《東呼即應》留意到有環保團體聯同大學進行研究,發現港人每年丟棄近4億個即棄咖啡杯!如此驚人的數量不但製造垃圾、對堆填區構成壓力,且膠杯盛載熱飲有機會釋出有害物質,對健康構成隱憂。
其實環保團體幾乎每年都在呼籲減少使用即棄杯,敦促港府落實「走塑」、推動可重用餐具。事關有意見認為,若果6大連鎖餐飲店全數轉用重用杯,每年可以節省約2.2億個即棄杯,相等於減少逾275公斤碳排放及21個標準泳池的食水。那麼飲食業界又是否願意配合,為環保而採用重用杯呢?
業界指重用杯成本高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過往業界都曾推行使用重用杯,但整體成效不太理想,畢竟牽涉到衞生及食物安全問題,況且食肆回收重用杯後都必須清洗,難免額外耗用人力、增加成本。黃家和認為在環保的大前提下,即使是重用杯都要視乎採用甚麼物料來製造,而物料既要符合環保標準的同時,又要看看供應是否充足,如果是多人使用的,自然就能夠在採購上減低成本。
杯蓋物料遇熱或致癌
撇開即棄杯所造成的環保問題,塑料杯蓋遇熱可能釋出化學物質危害健康,一直是不少人關注的議題。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由石油副產品所製成的杯蓋若用於熱飲使用,當然並不健康,因為有關製品含有聚苯乙烯等化學物質,遇上熱飲的熱力會被釋出,日後或有致癌的風險。關嘉美指除了健康風險,塑膠產品亦會累積在自然環境當中,終究會禍害人類,建議應盡量採用可循環再用的玻璃杯或不銹鋼杯等。
而事實上,台灣去年7月起陸續落實推動重用餐具的法例,2024年內禁止使用即棄膠杯,反觀香港餐具則遲遲未能實踐走塑,環保團體幾乎每年都在呼籲減少使用即棄杯,希望港府推動本地可重用餐具系統,不過,環保團體不斷呼籲,港府又有沒有回應呢?
不銹鋼杯可循環再用,符合環保原則。不銹鋼杯可循環再用,符合環保原則。
不銹鋼杯可循環再用,符合環保原則。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