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美以兩國分歧日深

自從上月初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以軍的報復行動至今已展開一個多月,地面部隊亦早已進佔加薩,大家開始討論如何收場。這也造成以色列和美國開始出現分歧。
以色列軍事行動的首要目標是摧毀哈馬斯,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太大,以軍要實施物理摧毀並不困難,問題是如何保障勝果──不讓哈馬斯死灰復燃或出現「哈馬斯2.0」。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日前聲言以國應「無限期地承擔加薩地區的總體安全責任」,就是出於這個考量。
在以色列國內,內塔尼亞胡是出了名的政壇強硬派右翼分子,他去年整合右翼光譜重新上台執政,已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右」政府。內氏的民望在哈馬斯突襲發生後驟降,不少國民都認為他應該為情報不準確和人質事件負責。所以,近來內塔尼亞胡提出長期佔領加薩,是符合其角色定位的。如果要與巴勒斯坦和談,讓巴人自治,以色列國民大可選擇主張以巴和平進程的中左翼執政聯盟上台。內塔尼亞胡只能表現得異常強硬,以鞏固基本盤。
問題是美國並不想如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曾經表示反對以色列重新佔領加薩,反對驅趕巴勒斯坦民眾,以及蠶食加薩領土,可以說是否定了內塔尼亞胡的方案。以色列在加薩大開殺戒,區內醫院遭襲擊,早產兒死亡,導致美國國內湧現許多大型反戰示威,加上國際上反對以色列的國家愈來愈多,美國顯然不想為了以色列而失去整個中東地區。
總括而言,內氏未能阻止哈馬斯襲擊,已經失分,因此要表現得強硬,以讓國人對其重拾信心。但美國下的是一盤更大的棋,在追求一種比較平衡的結局,最終美以可能會達成某種折衷的方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