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關鍵看誠意

毫無疑問,三藩市中美元首峰會比去年峇里島會晤更積極、更務實,收穫似乎也更大。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總結指出,雙方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20多項共識。當然,這些共識能否真正落實,關鍵還要看美方有沒有誠意,若能說到做到,一個共識就足夠,否則一百個共識也是白搭。
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中方要求美方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這一點美方根本做不到,他們口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實際上做的是另一套,一中政策不斷被虛化掏空,早已名存實亡。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透露,近日接到美國在台協會的電話,要求解釋與國民黨的「藍白合」有否北京介入。這說明甚麼?說明美國已把自己當成台灣的主人,任何事情都要插手,而且不再遮遮掩掩。華府要求北京不要干預台灣選舉,自己卻無孔不入,這是甚麼邏輯?一中政策云乎哉?
但不管怎麼樣,這次中美元首峰會確實為雙方關係帶來正面意義。有人用「止跌企穩」和「鬥而不破」來形容,可謂恰如其分。止跌企穩意味着雙方關係受到有效管控,暫時不至於進一步惡化;鬥而不破則意味着中美仍存在一些無法調和的矛盾和分歧,但是雙方都不希望引發摩擦和衝突。
美國將與中國關係定性為「競合關係」,既競爭也合作,實際上這些年美方一直在激化競爭,破壞合作基礎,導致雙方皆蒙受損失,也對世界經濟構成重大風險。現在美國終於面對現實,調整對華政策,對兩國乃至全世界都是好事。拜登強調,世界期待美中負責任地管控競爭,避免競爭滑向衝突、對峙或新冷戰;關鍵的全球挑戰需要兩國領導人共同領導。這番話從其嘴裏說出來,過去是不可想像的,美國一向以世界老大自居,何曾與其他國家共同領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美國已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
當然,中美關係不可能從此進入坦途,美國遏制中國的基本國策不會改變,科技等領域的打壓也不會放鬆。明年美國大選,各路政客一定會繼續製造反華話題,甚至提出反華法案,這已成為他們博取眼球、爭取選票的老套路。所以說,中美關係變好不容易,變壞卻是一轉眼的事,千萬不可盲目樂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