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習拜會

中美元首在美國三藩市會面,從國際層面來看,絕對是好事。大國之間有接觸、會談,可減少誤解,可有機會磋商,把問題擺在談判桌上,向世界公開,即使在媒體見不到的地方針鋒相對,也還是有所節制,不會出現一言不發便動武,就算擦槍走火,有熱線溝通,還可有時間與途徑消解衝突的惡化。雖然外交不可能把國與國之間的根本矛盾改變,外交甚至會是爾虞我詐的鬥智欺騙場合,這要看參與者的智慧和能力了。
中美元首會面是美國積極,中國是被動地參與,這反映中國對美國的不信任,也反映中美之爭中,當前美國是急於與中國有互動,企圖藉此解決其本身的問題。美國總統拜登明年競逐連任是一個原因。
美國政治、軍事與金融、經濟的當前難題,應是急需與中國和解,要求中國協助,究竟美國財長實際上求中國的是甚麼,難以了解,但不與中國經濟脫鈎(也即是金融不脫鈎),卻是實實在在的對華貿易經濟戰降溫的表現。當然,美國是為勢所逼才向中國稍作讓步(否則習近平亦不會赴會),本身是不甘心,因而讓步有限,仍在討價還價地增減對華的壓迫。
拜登在會面後答美國記者提問,還是要指控習近平為「獨裁者」,在私反映拜登對中國的態度還是仇視,會面時作讓步後忿忿不平;在公反映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根本沒有改變,只是暫時作出技術調整,沒有誠意,且與2014年《明斯克協議》頗有緩兵之計欺騙俄羅斯總統普京,有同樣的目的。
中國對美國近年的制裁反抗強烈,而制裁對中國的打擊有限,即使趁着中國金融問題爆發,亦不足以對中國產生沉重的傷害,中國還是可以滿有信心地逐步克服。既攻不下,美國反而面對俄烏與以巴的戰爭,引火焚身,不得不放下對華的猛攻,先減與中國的衝突,好有資源對付愈來愈惡化的內外危機。
中美元首會面是美國暫時求和,為勢所逼,也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不是為了中美聯手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或拉攏阿拉伯、伊斯蘭教國家克服世仇,開展中東和平之路。中國政府提出的理想願景,對美國來說,不過是對牛彈琴,只反映中國的道德傾向。一旦形勢轉變,美國一樣會用各種手段制裁、顛覆中國,一如它對付蘇聯與俄羅斯。美國霸權不會因外交而勝,也不會因外交而敗,決定因素不在外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