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燒味魚生樣本 抗藥性細菌增

馬紹強(左)及鄭志文提醒市民需謹慎使用抗生素,並依足醫生指示服藥。(洪芷晴攝) 馬紹強(左)及鄭志文提醒市民需謹慎使用抗生素,並依足醫生指示服藥。(洪芷晴攝)
馬紹強(左)及鄭志文提醒市民需謹慎使用抗生素,並依足醫生指示服藥。(洪芷晴攝)
可潛伏體內多年免疫力差始發病
醫院內不時出現抗藥性惡菌群組,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訂立,每年11月18至24日為抗菌素耐藥性關注周。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引述醫院管理局數據,耐藥性細菌感染個案數字近年有上升趨勢,包括耐藥性腸道桿菌感染,且防護中心近年在即食食品中驗出的抗藥性細菌比例同樣出現升勢,情況令人擔心。世界衞生組織已宣布抗菌素耐藥性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衞生威脅之一,並指出2020至2023年間,估計本港約有1.8萬多人的死因與抗菌素耐藥性有關。
衞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顧問醫生馬紹強指,耐藥性細菌可潛藏在身體「以年計」,患者不會有任何感覺,直到免疫系統開始差,發病才知道。由於難以量化此菌,他只能說上述傳播及感染是「普遍、易發生」。
非所有炎症適用抗生素
馬又提到,防護中心近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即食食品中檢測出抗藥性細菌的比率呈上升趨勢。根據中心委託顧問服務於2021/22年度收集的監測數據,於即食食品樣本檢測出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即超廣譜β-內酰胺酶腸桿菌(ESBL-E)的比率顯著增加,尤其在魚生(18.4%)、燒味(7.7%)和滷味(35%)中增幅更為明顯,高危人士如孕婦、幼兒、長者、正服用類固醇或抗癌藥等抵抗力較差群組應避免進食。
香港醫學會會長鄭志文解釋,抗生素是用作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可殺死細菌或使其停止繁殖,常見有金黃葡萄球菌、鮑氏不懂桿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而人類身體出現炎症的成因有多種,除了細菌感染,還可能是由真菌、病毒或免疫系統問題所引致,因此不是所有炎症都適合使用抗生素。醫生會根據病人狀況及臨床檢查等考慮需否處方抗生素,例如常見的傷風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病人一般不需服用抗生素,昨日衞生署和醫學會的活動亦呼籲市民不要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應適當使用相關藥物。
抗菌素耐藥性是指當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演變成能抵抗原本有效的藥物(即抗菌素),不當和過度使用抗菌素會加劇耐藥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