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統籌盛事乏善尸位 文體旅局表現曳

香港旅遊業未恢復至疫情前。 香港旅遊業未恢復至疫情前。
香港旅遊業未恢復至疫情前。
服務「貼錢買難受」 訪港旅客急腳走
本港旅遊業一潭死水,加上早前郵輪碼頭亂局,國際賽車盛事又臨急削賽道等,令議員狂轟文體旅局做得差。在昨日舉行的立法會會議上,就振興旅遊業的議員議案,多位議員指出,香港旅遊業未恢復至疫情前,過夜旅客下跌,而服務質素更嚴重下降,優質旅遊資源又未有加以綜合利用,直言旅客又豈會「貼錢買難受」,又指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質疑該局缺乏協調和統籌。
議員蘇長榮指出,現時訪港過夜旅客已恢復至疫情前的六成三,但海外旅客仍不到四成,不過過夜旅客由疫情人均消費2,000港元,跌至目前約1,300港元。他指出由於人手短缺,令香港引以為傲的服務質素嚴重下降,而旅客又豈會「貼錢買難受」?他又指香港的優質旅遊資源未有加以綜合利用,例如香港故宮博物館、國際郵輪碼頭,西九文化區用了香港最優質的土地,但港鐵卻無法到達,巴士亦沒有專線,要求政府加速處理問題。
郵輪碼頭亂象 醜出國際
議員廖長江同樣批評國際郵輪碼頭的交通問題、近日舉行的世界長途越野車錦標賽臨時縮短賽道和賽事延誤,直言影響旅客觀感,並顯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有好大嘅改善空間」,期望未來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可以融入更多文體旅的元素,加強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協調統籌能力。
議員馬逢國則指香港過去文化、運動和時興活動並無冷場,但不解為何不少人仍指香港缺乏盛事,又提到自己倡議成立文體旅局時,「唔係單單要求政府在架構上面,水牌上面有一個政策局」,認為過去舉辦的一系列活動未能夠體現文體旅局應發揮的融合作用。
成立一年半 職權仍模糊
馬又指,文體旅遊局成立至今一年半,仍給人感覺停留在調整階段,質疑該局表現令人失望的原因仍停留在「職權摸索融合階段」,抑或「缺乏能夠協調和統籌的領導」。
另一議員何敬康就建議香港大力推動成為「演唱會之都」,邀請各地知名歌手來港舉辦演唱會,並向演唱會觀眾提供活動。他又指出近年甚少有港產片能衝出國際,港府在施政報告向電影發展基金等資助撥出43億元,期望政府要求製作團隊定好外銷目標。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回應指,政府已在體制上作出安排,推動文化體育旅遊的深度融合、促進協作,多項大型活動都加入吸引旅客的元素,且積極在海外及內地宣傳,相信業界感受到過去一年多的改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