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一紙指導文件 難救磚家亂象

中央深改委日前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專家參與公共決策行為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這個文件的關鍵點有二:一是吸納專家意見輔助公共決策,二是要對專家相關行為進行監管。將專家問題提升到最高決策層的關注視野中,此乃史上首次。
當今社會,可謂專家遍地。大致來說,可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甘冒風險,不平則鳴,對問題弊端直言不諱。這類聲音過於「刺耳」,很容易被扣上帽子,甚至封殺。第二類是在官方許可範圍內,力所能及,獻言獻策。第三類是面對環境壓力,明哲保身,噤聲不語,即便不能說真話但至少不說假話。
第四類是「官」云亦云,做官方的應聲蟲,只會論證官方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往往淪為「低級紅」。第五類,包括一些在體制內有相當地位的專家,慣於就公共議題大放厥詞、信口雌黃,為了博眼球、引流量而譁眾取寵,被譏諷為「磚家」。譬如,「勞動者工資不應太高」、「網約車是堵車禍首」、「年輕人應先結婚生子再工作」、「建議農民進城買房,開車回村種地」……種種奇葩怪論,完全懸浮於人間煙火,對升斗小民的生活沒有絲毫的共情體認,所以招致大眾的逆反和唾棄。
接納批評 尊重科學
後兩類的數量龐大,且擠佔了輿論場的大部分資源,導致專家群體質素直線下降,以及公共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空耗。此次官方的新文件,具有某種糾偏意味,但要想扭轉亂象,則絕非易事。
其背後的根本因素,在於官方導向問題。有甚麼樣的指揮棒,就有甚麼樣的專家。如果只允許「蜂蜜」,容不下「蜂刺」,漸漸地自然到處是甜言蜜語的謳歌,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穩穩當當地進行錦上添花。批評無自由,則讚美無意義。這樣自然談不上對公共決策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所以,要真正發揮專家作用,首先要有容人之量,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充分集納不同意見。
其次,要尊重科學和常識。對於那些侮辱大眾智商、挑戰常識底線的「磚家」、「大V」,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縱容。譬如這幾年,持續有「磚家」妖魔化民營經濟,肆無忌憚向民企潑髒水,這明顯背離法治和市場經濟規則,違背中央有關民營經濟的大政方針,但卻因為迎合了某種「政治正確」,故毫無顧忌。
然而,那些真正為民營經濟鼓與呼的專家,卻是戰戰兢兢,整日冒着被圍攻風險,得不到支持。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惡化了學術和科研氛圍,拉低了全社會整體的認知水平,助長了反智主義和民粹情緒。當今時代,公共治理、利益整合愈來愈複雜,對決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要求廣泛吸取對抗性、均衡性的意見。引入專家進行評估論證,是確保決策的科學性的重要環節。這離不開暢所欲言的大環境的哺育。試圖以小範圍管控方式來構建高質量專家庫,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