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消委會測試20花生醬 六成樣本 致癌 傷肝

消委會測試20款花生醬樣本,結果60%樣本檢出可致癌的黃曲霉毒素。(黃仲民攝) 消委會測試20款花生醬樣本,結果60%樣本檢出可致癌的黃曲霉毒素。(黃仲民攝)
消委會測試20款花生醬樣本,結果60%樣本檢出可致癌的黃曲霉毒素。(黃仲民攝)
含黃曲霉毒素 難經烹調分解
花生醬為麵包及多士的最佳拍檔。消費者委員會近日測試了20款坊間較普遍花生醬,結果在60%樣本中檢出可損害肝臟功能,甚至致癌的黃曲霉毒素,其中兩款的黃曲霉毒素B1含量更超出歐盟標準上限。另外,95%樣本均屬於「高脂」食物,長期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並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消費者宜留意食用分量,少食多滋味。
消委會搜集了粗粒和幼滑花生醬各10款樣本進行測試,每100克售價由3.9元至21.3元不等,相差接近四倍半。測試項目包括黃曲霉毒素(B1、B2、G1及G2)、重金屬鎘、塑化劑、防腐劑、致病菌沙門氏菌含量。另亦測試了產品中的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糖與鈉含量;同時檢視了產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資料與測試結果是否相符。
「新竹福源」總含量 超歐盟上限
結果發現,有12款樣本檢出黃曲霉毒素,檢出的總和介乎每公斤0.23微克至4.94微克,全部沒有超出香港《2021年食物內有害物質(修訂)規例》中訂定每公斤10微克的要求。不過,「优味」及「新竹福源」的樣本的黃曲霉毒素B1的檢出量分別達每公斤2.01微克和4.27微克,超出歐盟訂定的每公斤2微克上限,而「新竹福源」樣本的黃曲霉毒素總含量更達每公斤4.94微克,同樣超出歐盟規定的每公斤4微克上限。
攝入黃曲霉毒素可引致動物及人類產生急性及慢性中毒,並可導致急性肝臟受損、肝硬化、癌症甚至死亡。黃曲霉毒素本身不易在一般烹調過程中被分解,當中黃曲霉毒素B1被列為令人類患癌的物質(第1組)。
今次測試中,19款樣本均屬「高脂」,總脂肪含量介乎37.9克至52.8克。至於不屬「高脂」的一款樣本,總脂肪含量為12.9克。所有樣本的平均飽和脂肪酸含量為每100克含8.92克,含量最高的樣本達13.62克。成年人食用該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樣本一分的分量便會攝入約4.4克飽和脂肪酸,達到世衞建議的22.2克每日攝取上限約20%。另外,有一半樣本檢出反式脂肪酸,含量介乎每100克0.11克至0.19克。
有樣本營養標籤不符化驗結果
在本港出售的預先包裝食品均需按規定標示相關營養資料,但部分樣本的營養標籤標示值與實際測試結果有頗大差異。其中4款樣本檢出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與標示值的差距由23.9%至94.6%,高於規管容忍限值。另外,各有3款樣本的鈉與糖含量與標示值的差距均高於20%,糖含量與標示值的差距為26%至74.2%,鈉含量與標示值的差距更由42.2%至551%。一款樣本則沒有標示反式脂肪酸及糖含量,另外一款產品則附有兩個成分表及兩個重量標示,容易令消費者混淆。消委會已將相關的樣本資料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兩花生醬樣本的黃曲霉毒素B1的檢出量超出歐盟訂定的上限。兩花生醬樣本的黃曲霉毒素B1的檢出量超出歐盟訂定的上限。
兩花生醬樣本的黃曲霉毒素B1的檢出量超出歐盟訂定的上限。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留意食用分量,少食多滋味。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留意食用分量,少食多滋味。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留意食用分量,少食多滋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