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同是代理不同命 放生寬待惹質疑

本港樓市跌跌不休,即使港府出招「減辣」依然欲振乏力。4間地產代理美聯、中原、利嘉閣及香港置業,被揭發涉嫌合謀定價一手樓佣金水平,變相要買家支付更高價格,涉違反《競爭條例》第一行為守則。競委會昨日宣布,按機制入稟控告美聯、香港置業及5名高層,要求罰款及取消高層從事管理職務一段時間,中原卻獲放生。
競委會指出,4間龍頭地產代理分別於去年底發出內部通告,要求代理銷售一手樓時,必須收取最少百分之二的佣金,4份通告內容和字眼基本一致。競委會年初留意到相關報道後展開調查,發現去年10月初起,美聯及中原高層先後至少6次會面,包括在地產代理監管局周年慶典上,討論並確立相關事宜,認為有關做法等同固定或限制代理向買家提供最高回佣水平,變相要買家支付更多的錢。值得留意的是,中原在競委會調查過程中因為提供案件細節,符合《寬待政策》條件,免被起訴。
眾所周知,地產發展商準備發售一手樓時,會委託地產代理協助物色買家,並支付佣金。而一手樓買家毋須向地產代理支付佣金,前線代理通常會把部分發展商支付的佣金回贈予顧客,買家買樓時實際需支付的金額,即是樓價扣去回佣的金額。但4大地產代理合謀定價,買家回佣被劃一,形同無得揀,違反公平競爭,亦令買家權益受損。
目前樓市一潭死水,發展商開售新盤都要割價傾銷,原擬向買家提供更高回佣,又被地產代理變相袋落袋,只會令樓市更一蹶不振,競委會出手無可厚非。問題是,最大代理之一的中原竟免被起訴,是否公平?競委會一味強調做法符合寬待協議,有助他們更快破案,但對於被告之一的美聯有否申請寬待,競委會堅拒透露,只表示美聯及中原分別在今年3月及2月取消有關安排,又重申寬待政策只接受首個申請者。以中原老闆跟官場中人素有交情,又身兼多項公職,當中會否別有內情甚至特權,怎能不令人浮想聯翩?競委會含糊其詞,恐怕難以釋除外界疑慮。
姑勿論如何,倘若買家能夠受惠,對刺激樓市肯定會起正面作用,此舉還是值得肯定。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早前競委會對本港兩間最大的網上外賣平台進行調查,指它們與合作餐廳訂立的部分協議可能違反《競爭條例》,終於促使兩大平台限時修訂或刪除部分不平等條款,並迎來第3間平台加入競爭。近期不少顧客均感到,兩大平台減價優惠幅度較以前大,造福消費者,誠好事也。
如今競委會又對幾間車用汽油公司定價幾乎相同聲稱極之關注,會定時檢視有沒有違反競爭行為云云。事實上,本港油價加快減慢,遠遠跟不上國際原油價格跌幅,早就令駕駛者為之氣結。競委會過去被質疑是無牙老虎,打過的最大隻老虎,是律政司前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控制的安樂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但也僅對其罰款1.5億元而已。若能成功打破油公司壟斷,肯定更能省靚招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