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龜速推動智慧城市 部門電子化又推遲

律政司建立可檢索香港法例電子資料庫項目推遲約6年。 律政司建立可檢索香港法例電子資料庫項目推遲約6年。
律政司建立可檢索香港法例電子資料庫項目推遲約6年。
包括警務處律政司 傳達系統建資料庫拖拉多時
政府聲稱要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外界則批評政府電子化緩慢。政府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文件顯示,多個部門推行電腦系統計劃有延遲(見表),包括司法機構、律政司、警務處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當中律政司建立可檢索香港法例電子資料庫項目更推遲約6年,司法機構推行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第二期)亦推遲5年。有議員直指政府在推動電子化工作「事實係慢」,必須「要追落後」,亦相信電子化工作推遲與疫情有關。
停用活頁版查閱法例 等到2025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向財委會提交政府部門推行電腦系統計劃的周年報告,交代截至今年3月31日的進展情況。文件顯示,延遲最長時間的項目屬於律政司,該項目為建立可檢索的香港法例電子資料庫,為公眾提供網站,以便免費查閱準確及具法律地位的最新香港法例,並支援律政司法律草擬科收集法例資料,該項目在2010年5月14日獲准推行,預計在2019年5月着手賦予法例資料正式地位及停用活頁版,但其後推遲至2025年12月才完成,政府解釋是由於須重新招標,導致計劃時間表延遲。
文件亦指司法機構預定在2019年12月推行第二期資訊科技策略計劃,主要是把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第二期)逐步推展至終審法院、高等法院及裁判法院其餘的法庭和小額錢債審裁處,司法機構正與主要持份者商討及籌備相關附屬法例,故要視乎立法過程,目標在2024至25年度或之前陸續推行系統,由預定推出日期延遲了5年。
歸咎不符招標條件人手不足等
警務處多項計劃亦有延遲,其中在2017年12月1日獲批推行海上形勢實時傳達系統 ,並分3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2020年9月,第二階段2022年3月,而第3階段為2022年10月,但處方及後宣布3階段均需推遲,當中第一階段要推遲至2023年12月,第二階段要推遲至2025年6月,以及第3階段遲至2026年6月。政府解釋推遲原因是中標者沒有在標書有效期屆滿前繳付合約按金,未能符合招標條件,因此該項招標已被取消。
此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開發智慧圖書館系統在2019年2月15日獲批,承諾在2023年6月推出核心圖書館功能,2024年12月推出其餘圖書館功能,但其後又以疫情影響,加上本地市場對資訊科技人手的需求殷切,導致承辦商員工流失率偏高為由,將推行日期改至2024年9月才推出核心圖書館功能,2025年12月才推出圖書館功能。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委員葛珮帆直言政府在推動電子化工作「事實係慢」,認為多項電子化工作推遲與疫情有關,因為受疫情影響不少私人企業和政府都難以開會,加上以往都有政府部門保守不願推出,認為今屆政府願意做,但「要追落後」。
身兼大律師的議員容海恩期望當局可安排法庭資料可以共用,並電子化,舉例現時政府未有多少人申請贍養費的數字,和具體需要多少時間,認為政府需要有更多數據才可以協助當局了解事情實況。她同樣認為延期與疫情有關,使服務商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手,冀高端人才通行證可協助引入更多創科人才,提供服務。
葛珮帆葛珮帆
葛珮帆
部分政府部門電子化計劃延遲部分政府部門電子化計劃延遲
部分政府部門電子化計劃延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