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認知行為治療介入」 改善家長負面情緒

研究發現本港育有5歲或以下兒童的家長中,過半數人呈抑鬱症狀。 研究發現本港育有5歲或以下兒童的家長中,過半數人呈抑鬱症狀。
研究發現本港育有5歲或以下兒童的家長中,過半數人呈抑鬱症狀。
【本報訊】長期照顧學前幼兒的家長易壓力爆煲,有團體與大學發現,本港育有5歲或以下兒童的家長中,過半數人呈抑鬱症狀。研究指,及早識別問題家長,並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介入」,九成家長負面情緒得以改善。
照顧幼兒 逾半家長呈抑鬱
協康會「幼兒駐校社工服務」與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於去年2月至今年3月期間進行研究。首階段於32間由協康會駐校的幼稚園及4間該會學前康復服務單位,分析265名家長壓力情況,並開發「社會生態情緒韌性量表」(Social Ec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從多系統角度評估本地父母的情緒抗逆力。
研究次階段則為330名有輕微或以上負面情緒症狀的家長,評估認知行為治療的有效性。結果發現,對比只有社工介入,有負面情緒的家長經過3個月的「認知行為治療介入」,改善家長情緒健康、親職壓力、家庭功能和學童困難程度等多方面均有所改善。
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座教授黃富強指,數據反映當家長負面情緒減少時,子女的情緒和行為困難也相應減低,這表明家長和子女在情緒健康方面的相關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