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受訪青少無措 高度情緒困擾煎熬
扮積極免家人擔心 怕污名化拖延求助
近月學童自殺個案激增,前日又有一名13歲男童於青衣長安邨寓所上吊身亡,引起對本港學生心理健康的憂慮。有關注青年團體研究發現,50%受訪青少年受高度情緒困擾,但逾30%青少年傾向拖延、忽略問題。團體建議相關機構加強推廣輔導資源,助青年去情緒污名化。
根據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早前統計顯示,今年8至10月已有22宗18歲以下學童或大專生自殺或企圖自殺個案,按年增加一倍,個案包括小學生和大學生。由一群大專生組成的菁研工作小組,聯同突破機構於2022年8至12月期間進行「情緒污名化與青少年求助行為」研究,成功收回529份有效問卷,平均年齡21.4歲。研究結果顯示,69.1%受訪者表示情緒受困擾,但只有49.3%傾向找他人傾訴或陪伴、尋求幫助的甚至僅15.8%,31.4%傾向拖延、忽略,困擾得不到紓緩,情緒健康因此變差。
憂予人脆弱「唔掂」感覺
研究發現,青少年出現情緒困擾時會有強裝積極、不想麻煩別人、只能自己面對的想法。80.5%受訪青少年表示,即使情緒不好,都會表現積極正面,免得家人朋友擔心。63.9%人認為自己的情緒只可以自己面對,其他人很難幫忙。另外,64.1%受訪者認同,若經常受情緒困擾會予人脆弱、「唔掂」感覺;73.6%青少年認為,社會一般人會害怕、盡量遠離有情緒困擾的人。
研究亦發現,令人感到安全、被接納的正面傾訴經驗,能紓緩青少年情緒困擾,讓其去情緒污名化,建立較正面的想法,但僅42.3%受訪者有正面傾訴經驗。
研究團隊表示,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深怕被污名化,令他們傾向拖延或自行處理,未能有效紓緩;而香港的生活以講求速度、效率及生產力為目標,青年感到情緒低落無力時也不敢表露,怕被視為弱者、被歧視及排斥。團隊指,情緒是本能反應,能真實反映人內心世界的狀態、渴求及需要,建議外界可多留意青少年情緒狀態,適時主動關心其需要,有關機構亦需加強推廣社會上的輔導資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