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假投資應用程式 呃328人共$1.8億

執法部門分析詐騙集團的手法。(張開裕攝) 執法部門分析詐騙集團的手法。(張開裕攝)
執法部門分析詐騙集團的手法。(張開裕攝)
借出戶口淪洗錢傀儡 拘223男女
網上騙案禁之不絕,執法部門在過去一周採取行動,在全港各區拘捕223人,當中大部分是傀儡戶口持有人,懷疑協助處理1.8億元的犯罪得益。調查得知,詐騙集團成員巧舌如簧,除了針對有經濟能力的受害人「落足嘴頭」,亦會用特定字眼氹傀儡戶口持有人「落疊」,利用「冇乜風險」、「幫人收錢」等說法,誘使他們放下戒心,售賣或借出個人銀行戶口。不少人「好心累事」,輕信騙徒交出帳戶,結果惹罪上身,一同成為受害者。
本月5日至11日,執法部門展開代號「鑽峰」的打擊詐騙行動,一共拘捕157男66女(18至69歲),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欺詐」及「洗黑錢」。被捕人士主要是傀儡戶口持有人,提供戶口協助詐騙集團處理犯罪得益,相信牽涉265宗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8億元。行動中,人員檢獲大量手機、銀行文件及提款卡等證物,並已成功凍結約300萬元犯罪得益。
調查顯示,詐騙集團在社交平台「漁翁撒網」交朋結友,經常高調上載炫富照片,並以「低風險、高回報」作招徠,吸引受害人投資。成員會假扮基金經理、投資顧問等專業人士,訛稱有投資貴金屬、虛擬資產、外匯或股票的豐富經驗,再逐步與受害人建立網友關係,之後藉詞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10至20厘的低風險回報,說服受害人安裝虛假的投資應用程式,過程中更「做足工夫」,製造假交易及回報紀錄,甚至安排假客服回應查詢。部分騙徒會在投資初期向受害人發放小量回報,誘騙受害人投放更多資金,得手後去如黃鶴。
8旬退休女工程師被騙910萬
案件中共有328名受害人(19至80歲),而詐騙集團的落手對象,主要為有經濟能力及活躍於社交平台的20至40歲人士。其中一名80歲女受害人是一名曾任職電梯設計的工程師,她於網上放租一個物業時,遇上自稱是銀行數字資產高級分析師的騙徒,並應對方邀請到虛擬貨幣投資網站進行投資,受害人初時誤信網站帳面獲利10多萬元,於是先後40多次存入款項「加碼」投資,最終被騙去逾910萬元。
被捕人士方面,不少人是貪圖數百至數千元報酬,出售個人銀行戶口,或者「做好心」借出戶口予陌生網友。冒充網友的騙徒會用種種說法使人放下戒心,例如「灰色地帶搵錢,反正冇乜風險」、「借嚟用幾日,幫人收少少錢,之後會還番」,促使傀儡戶口持有人出借或售出戶口,不知不覺成為洗黑錢集團的幫兇,最後分毫未收,反而負上刑責。
執法部門呼籲市民,要時刻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投資前要先了解投資產品性質,明白沒有「必賺」的投資,對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保持警惕。另外,市民絕對不應該將自己的銀行戶口借出、租出或出售給他人,用於處理來歷不明的資金,即使聲稱不知道涉及黑錢,或者不了解對方借用戶口的用途,仍有可能觸犯「洗黑錢」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