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廁所門口食飯 缺人手擅增工作量 外判工苦訴承辦商剝削

多個工會代表要求政府帶頭檢討外判制度。(曾卓琳攝) 多個工會代表要求政府帶頭檢討外判制度。(曾卓琳攝)
多個工會代表要求政府帶頭檢討外判制度。(曾卓琳攝)
【本報訊】政府外判工待遇問題備受關注。有工會指外判制度「三輸一贏」,即政府無法藉外判慳錢、工友權益飽受剝削、市民得不到滿意的公共服務,贏的只有外判承辦商,有工友直指工資僅稍高於最低工資,「買餸煮飯都要計住條數」,更是「8個人做晒10個人嘅工夫」,部分工友更要在廁所門口食飯,斥環境不人道,有議員指政府有責任帶頭保障基層工友,確保「勞有所得」。
議員黃國指目前政府有42,000個外判員工,但待遇非常差,如超過70%公廁值勤室無電源插座、風扇或者抽氣扇,而超過30%政府外判工的時薪仍在49.9元或以下,時薪中位數只有55元,他們需要26天工作、每天8小時,月薪僅為11,440元;34%受訪者曾遭遇無時間用膳或用膳時間不足。
香港環保、物流及清潔從業員協會理事劉月扁作為工友代表,指部分工友僅稍高於最低工資,「買餸煮飯都要計住條數」,又批評外判清潔工的工作環境不人道,沒地方食飯、沒食水供應,更沒有休息室,部分工友要在廁所門口休息甚至用膳,環境惡劣,而且外判商會擅自增加工作量,工友亦會遭受不公平待遇。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衞東也指接觸的個案中很多工友有不公平待遇,如64歲君姐從事公私營部門,因投標制度,轉4間清潔公司,因工作勞損而造成的右腳換膝頭手術也要自己支付治療費用。
倡公營市政服務機構取替外判
具勞工背景的議員林振昇建議政府提高勞工待遇及職業安全在投標評分的比重,包括將工作時數等加人評分項目,提供更多誘因鼓勵承辦商完善工友勞工福利及職業安全保障,黃國也指建議政府成立公營市政服務機構取替外判制度,對長期有實際需要的崗位實施長期聘用,最少支付生活工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