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工業意外多如麻 口說重視實不至

儘管《職安健條例》大幅提高罰則已超過半年,但嚴重工業意外依然不絕如縷。最諷刺的是,就在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信誓旦旦表示非常關注工業意外,並聲稱要加強地盤巡查不久,油麻地中九龍幹線地盤即發生鋼筋墮下嚴重工業事故,壓中4名工人,當中兩人頭部骨裂重傷。今次已是短短4日內至少第3宗嚴重工業事故,工人性命何價!
事發地點為渡船街和甘肅街交界、加士居道天橋底,正在興建中九龍幹線。昨日下午一時許,一部運送鋼筋的吊臂車駛入地盤,吊運鋼筋時鋼纜突然折斷,鋼筋壓中4名工人,兩人重傷。同類事故並不罕見,就在前一日,東涌同樣有地盤發生吊運意外,一塊吊運期間墮下的3米長鋁板擊中一名工人頭部,工人最終死亡。而本月8日,葵涌一個正進行清拆的村屋地盤,突然冧地台塌石屎,壓住一名工人,留醫一日宣告不治。一而再,再而三,今年以來建造業已發生至少20宗致命工業意外,涉及吊運的工業意外也有9宗,共導致6人死亡。另一項統計數據亦指出,2022年全年共發生22宗致命工業意外,導致27名工人喪生,死亡人數較2021年增加兩人,較2018年16人死亡更大幅上升近七成,情況令人震驚。
每有嚴重工業事故發生,高官例必擺出重視姿態,又是巡視地盤,又是查找不足,又是嚴肅究責,但到頭來奪命事故還是不絕上演。別看今年9月,西九龍圓方地盤兩名工人吸入硫化氫中毒死亡後,當局對涉事大判項目經理起訴誤殺,擺出嚴懲不貸狀;以至今年10月,當局對屢屢發生傷亡意外的精進建築工程公司處以極刑,破天荒釘牌。但事實是無阻工業意外繼續發生,承建商依然掉以輕心,證明執法阻嚇力度並不足夠。
誠然,當局修訂《職安健條例》後,4月底開始已上調最高罰款至1,000萬元及監禁兩年,香港的罰則已是區內最高。但問題是,提高罰則不等於對承建商有警惕作用,同時因為未有案例,甚至法庭過去例必輕判,不管罰則提到多高,若沒有切實執行,都跟一紙空文無異。可以看見,由2020年至2022年,每張職安健定罪傳票平均罰款金額僅7,813元,建造業與致命意外有關的定罪傳票平均罰款也是僅20,974元,跟寶貴的人命完全不成正比。正是當局一直過於維護承建商利益,罰則不痛不癢,才會令本港地盤亂象積重難返。
孫玉菡揚言會與律政司加緊合作,檢控違規承辦商,勞工處亦會對涉事地盤發出停工令,同時發展局會暫停違規承辦商的投標資格,可惜口惠而實不至,治標不治本。
意外一次都嫌多,工人的命也是命。工人出賣勞力辛苦養家,同時為香港發展作出貢獻,職業安全理應獲得全面保障。香港號稱法治之區、安全城市,偏偏工業意外層出不窮,儼然第三世界。未來還有大量基建上馬,難道又要拿工人血肉之軀來鋪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