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YouTube任播侵權片 執法者視而不見

YouTube內的頻道經常有侵權行為,受害人投訴無門。 YouTube內的頻道經常有侵權行為,受害人投訴無門。
YouTube內的頻道經常有侵權行為,受害人投訴無門。
東呼即應揭部門卸責 納稅人權益隨意踐踏
美企Google旗下的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內裏的頻道經常非法上載未經出版商授權的獨家新聞圖片和影片,以及盜用網頁新聞內容,即便版權持有人要求YouTube、以至Google加強規管,但YouTube和Google基本上置若罔聞、完全不理睬。雖然曾試過有網絡侵權受害人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投訴,但卻無法解決問題。有出版商每月平均繳稅多達140萬元,卻不獲版權保障。《東呼即應》就此情況訪問了大律師、學者及電影工作者,以探討海外平台的侵權問題。
月均繳稅140萬元 出版商版權仍無保障
港府處理網絡侵權投訴的態度一向令人質疑,曾試過有網絡侵權受害人向商經局投訴,卻獲回覆指涉事公司伺服器在美國,因此無法處理,又說若涉及版權問題,應該向海關投訴,如果涉及私隱,便應該找私隱專員公署。納稅人交那麼多錢,到頭來政府根本保護不了納稅人,傳媒辛苦採訪得來的材料,被這班侵權人坐享其成。
對於海外平台的侵權問題,大律師陸偉雄表示,若侵權者身處海外或其他地方,尤其是非沿用普通法的地區,根本上只要涉案人永遠不回香港,本港的執法權便不能夠延伸到當地。他認為政府可用外交層次幫忙,以及要求執法部門轉介個案予當地執法部門,在執法部門之間有互通或者互助的制度下或能有幫助。若海關知道一些嚴重個案,亦應該通知當地的海關或執法部門,作出處理和跟進。
不單止傳媒機構深受網上侵權之害,演藝界同樣叫苦連天。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則表示,自從串流平台興起,很容易有些作品剛上映,在某些平台已經可以收看,也毋須收費,對於投資者和創作者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甚或在有些地方都沒上映,但在串流平台已經能看到,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業界的生態。業界亦曾在不同範疇談論過,如何堵截或者解決這種侵權行為,但面對新時代執法的困難,即使投訴後,網絡供應商封號,犯罪者只會再換一個帳號,問題不單對香港市場,對整個世界市場都有打擊。
港府只懂叫人循民事追溯
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批評,政府對侵權問題置若罔聞,除了叫當事人求助海關或私隱專員公署,但效果不大;有時甚至叫被侵權者,自己循民事角度追溯,很多人也沒有財力追究。
陳偉強建議政府,應更主動地處理問題,例如考慮盡快修例,需要在YouTube侵權的人承擔刑事責任。
陳偉強陳偉強
陳偉強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田啟文田啟文
田啟文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