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驗反式脂肪 酥皮 響鈴 油條 6樣本含量超標

食安中心建議市民每日限制攝取反式脂肪。(黃仲民攝) 食安中心建議市民每日限制攝取反式脂肪。(黃仲民攝)
食安中心建議市民每日限制攝取反式脂肪。(黃仲民攝)
部分氫化油作配料 增冠心病風險
享受美食時亦要提防食出禍。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發現市面6個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超出世衞標準,大多含酥皮或經油炸,尤其酥皮湯的酥皮超標兩倍,料酥皮以「部分氫化油」做配料引致;本港將於下月1日起禁止使用「部分氫化油」。中心指,涉事食店已改良生產配方,再化驗時已符合標準,又呼籲市民購買食材時留意營養標籤。
食物安全中心昨日表示,在2021年11月至去年4月於超市、便利店,以及快餐店和連鎖麵包店等,收集149個預先包裝和非預先包裝食品,尤其研究含人造牛油、油脂等5類食品所含的脂肪酸,發現當中4%,共6個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超過世界衞生組織指引水平,即每100克總脂肪含超過2克工業生產反式脂肪酸。其中最嚴重是兩個酥皮湯的酥皮,每100克脂肪含6.5克至6.7克反式脂肪;其次為火鍋用的響鈴卷,每100克脂肪含3.1克。蛋撻、油條和酸菜魚湯底超分別含約2克的反式脂肪。
食安中心指出,現有科學證據顯示,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會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進一步調查發現,蛋撻和兩個酥皮湯的酥皮可能以「部分氫化油」作為配料。食安中心高級化驗師(風險評估)洪志達提到,食店獲悉超標後隨即向供應商查詢食材營養細節,並找替代食材改良食物配方。他又說中心再測試時酥皮湯及蛋撻時,樣本均符合世衞指引水平。
至於油條、響鈴卷和酸菜魚湯底調料含工業生產反式脂肪酸則可能來自精煉油或經翻熱的油。食安中心顧問醫生(社會醫學)(風險評估及傳達)張勇仁表示,跟進後發現產品並沒有使用部分氫化油,惟建議市民減少攝取。他又指,市民亦應留意營養標籤,建議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取量限制在少於2.2克。
港下月起禁用部分氫化油
中心續指,研究結果與2019年相若研究結果比較,發現超世衞標準的樣本百分比由約25%大幅減至4%,另外96%樣本均過關。其中酥皮湯的酥皮、雞批、咖喱角/酥皮卷、蛋糕、中式/甜酥餅和曲奇的工業生產反式脂肪酸含量在這幾年間都有所下降。港府強調,下月1日開始禁止在本地食品供應中使用「部分氫化油」,建議業界使用較健康的替代品。
測試食品超標情況測試食品超標情況
測試食品超標情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