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資助額欠吸引 僅300醫生參與「慢病共治」

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參與醫生分布不均。 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參與醫生分布不均。
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參與醫生分布不均。
【本報訊】政府「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13日)正式推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可以參加。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昨日表示,目前僅300多名醫生登記參與計劃,相較政府預計1,000人參與為少。他估計計劃開展初期,醫生需時了解,需由處理偶發疾病轉型為保持長期醫患關係,相信隨資助資料在網上公開,參與人數會陸續增加。
彭飛舟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政府對每宗診症166元及150元的建議共付額是足夠,八成參與醫生的共付額收費都是150元或以下,計劃下醫生與病人以一對一形式配對,診所營運方式未必有太大影響,市民亦可自行選擇。
西醫工會會長梁漢輝則認為,參與計劃的醫生須處理行政問題,包括軟件對接,加上政府資助及建議共付額不算吸引,相信業界要觀望計劃開展初期是否順利再決定是否加入。
醫生分布不均 市民頭痕
坊間指參與計劃的醫生分布不均,部分地區包括離島、南區、北區及荃灣等,只有單位數醫生參與計劃。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擔心偏遠地區醫生參與率低,影響市民選擇,計劃由地區康健中心負責招募參與者,希望加強宣傳工作。
彭鴻昌又提到,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病人的共付額只需50元,資助白內障病人到私家眼科醫院進行手術的耀眼行動,共付額上限更達8,000元。他建議慢病共治計劃加設共付額上限以保障病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