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AI虛擬病人 訓練醫科生問診

港大研發問診應用程式,供醫科生作虛擬臨床教學用途。(黃仲民攝) 港大研發問診應用程式,供醫科生作虛擬臨床教學用途。(黃仲民攝)
港大研發問診應用程式,供醫科生作虛擬臨床教學用途。(黃仲民攝)
港大跨學系研發 奇難雜症供觀察
香港大學醫學院聯同計算機科學系研發全港首個問診應用程式,供醫科生作虛擬臨床教學用途。港大團隊參考真實病例並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設計具不同性格及病歷的人性化AI虛擬病人案例,包括粗魯、暴躁、有禮等個性,希望藉此訓練醫科生問診時,採集病徵、病史等技巧。系統目前只限文字對答,未來亦會研究加入AI生成圖片及影片。校方強調,該虛擬臨床教學是為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並不會取代實體臨床教學。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許長峯表示,虛擬訓練在今年8月起於醫科四年級的部分乳腺外科首先推行,課程約5%臨床教學會轉為虛擬。導師會按照學生程度設計合適的虛擬病人供學生問診,其後學生需要整理相關病歷,並與導師進行個案討論與分析,及與同學一起小組討論。
不會取代實體臨床教學
許指,明白使用虛擬系統「其實係望電腦、iPad」,但醫生除了醫病亦需醫好病人情緒,人與人溝通才是最重要,不希望醫科生成為低頭族,所以系統只作輔助工具,日後絕大部分臨床教學仍會維持實體,虛擬只是以AI優勢填補不足,如為更多罕見或複雜病例診症。他舉例指,現實大腸嚴重發炎通常都會馬上送往搶救,臨床實習時不會遇上,現時則有機會與其對答問病徵,訓練醫科生的即時判斷病症的能力,可跨時間跨地域地讓醫科生「遇到」不同病人。
團隊早前亦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將跨地域的病例納入問診應用程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臨床學習機會,未來已計劃與更多海外醫學院合作。港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阮子瀚稱,系統現時約有逾百名學生用過。團隊日後擬加入AI生成影像作對答及增設門診病人訓練學生如何解釋診斷報告等。
醫生問診時需要採集病人病徵及病史等。醫生問診時需要採集病人病徵及病史等。
醫生問診時需要採集病人病徵及病史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