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內外樹敵太多 拜登獨力難支

在以色列對加薩展開地面攻勢之前,筆者已預告美國將會是今次戰事的大輸家,包括令到美國近年處心積慮的撤離中東大計付諸流水,之前促成以色列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建交的努力完全白費心機。地面戰展開短短個多星期,已有多個與美方關係不俗的中東及南美國家,單方面宣布與以國斷交或召回大使,包括美國的北約盟友土耳其。美國今後想繼續保護以色列及維持自身在中東的影響力和利益,必須重新投入大量資金和兵力,這肯定並非拜登政府所願見和有能力實現的。
這正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需要於一個月內三度出訪中東的原因。為何要來第三次?因為前兩次到訪都未能達到原定目的。美國區內的盟友基於宗教及國內政治等理由,堅拒加入譴責哈馬斯的行列。而以色列亦不肯應美國要求減少濫炸或暫緩出兵,甚至連運送人道物資也被拒。以色列似乎已殺紅了眼,布卿的第三次訪問看來也是失敗收場。
布林肯的老闆拜登早前也親自到過中東,原意是為局勢降溫,但期間卻發生了加薩醫院被炸慘劇,令拜登被多個阿拉伯盟友請吃閉門羹。更甚是被以國總理內塔尼亞胡「擺上枱」,將有關訪問曲解為美國支持以軍大舉出兵,屠殺巴人。一直迴避使用「停火」、「休戰」等字詞的拜登,日前也忍不住改口稱希望戰事可以暫停(Pause)一下。內塔尼亞胡隨即表明以軍的攻勢不會暫停,直至將哈馬斯徹底摧毀為止。
美國希望以巴戰事盡快平息或至少稍為緩和,皆因拜登政府現時已面對太多敵人,難以分身應對。首先是俄烏戰事中的俄羅斯,以巴衝突不僅令俄在軍事上得以喘息,在輿論方面,親美媒體亦更難理直氣壯地譴責俄入侵及佔領別國領土,因以色列每天都正做着相同的事。而事實上,烏克蘭針對俄國的恐襲式反攻,亦與哈馬斯的手法愈來愈相似。
歐盟主席萊恩在開戰以來第六度出訪烏國,比布林肯出訪以色列更為頻密,皆因多個歐洲國家都對俄烏戰事愈拖愈長,以及對烏軍和澤連斯基政府的不濟表現愈感不滿。套用我國外交部的說法,萊恩此行的目的是「勸和促談」,包括游說烏克蘭在和談條件上作出某些犧牲。但喜劇演員出身、一手將國家推向戰爭的澤連斯基,會否輕易就範呢?
暫緩遏華 冀爭連任
美國現時的最大競爭對手,既非俄國,也不是伊朗,而是中國。拜登政府對稍後的「習拜會」似乎寄以厚望,希望可在戰禍連年下緩和一下中美關係,讓自己可在餘下一年任期集中精力,爭取連任。但其共和黨對手,以至民主黨內的反華勢力,卻不斷在抽拜登的後腳,不時針對中國和香港提出新的制裁建議。美國的區內盟友澳洲就不等你了,該國總理阿爾巴內塞已搶閘展開訪華行程,相信內地同胞很快就不用走私,也能再次品嘗到來自澳洲的龍蝦與紅酒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