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代理人戰爭性價比高

話說美國和前蘇聯在冷戰期間沒有爆發直接的戰爭衝突,和核武器的出現有很大關係。兩國都明白它們之間的一場小型戰爭隨時會帶來毀滅後果,於是在處理雙方關係時也特別小心。在此情況之下,代理人戰爭成為了當年一種替代的戰略手段。美蘇紛紛通過向各自的「代理人」提供軍事裝備、金錢援助以打擊對方。
冷戰結束後,這種代理人戰爭模式並沒有因此消失。以最近發生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為例,表面上只是以色列和哈馬斯打仗,其實中東地區大國伊朗也是關鍵的主角之一。無論是哈馬斯抑或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的黎巴嫩真主黨,背後都離不開伊朗支持。至於已持續一年多的俄烏戰爭,烏克蘭在歐美支援下和俄羅斯互相開火,不言而喻也是代理人戰爭。
近來中國和菲律賓關係緊張,日前兩國軍隊在南海對峙,情況極為罕見。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雙方衝突升級與美國介入有關。小馬可斯去年就任菲國總統後,美國就加大力度和菲律賓互動。菲律賓有了底力,外交政策隨即出現大轉變,開始高調譴責北京的南海政策。
對大國來說,代理人戰爭可以說是好處多多,既能干預外國內政,又可以不訴諸直接軍事衝突。尤其是踏入21世紀,歐美民眾愈來愈不願意承受戰爭所帶來的任何損失。而代理人戰爭引發本國人員傷亡的機率不高,又能把戰爭所有責任推諉到代理人,自然成為西方國家的優先選項。當然,各國還有其他不同考量,例如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數個主要代理人,包括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伊拉克人民動員力量、也門胡塞武裝等,大多是游擊隊、反政府武裝,需要提供的金錢支援不多,本小利大。這種代理人戰爭的性價比極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