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遊戲防學生自殺 議員質疑非上策

狄志遠建議為全港中小學生做精神健康調查。 狄志遠建議為全港中小學生做精神健康調查。
狄志遠建議為全港中小學生做精神健康調查。
就近日接連發生青少年自尋短見嘅事件,令社會高度關注學生嘅精神健康問題。立法會尋日舉行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期間,有議員直指問題嚴峻,然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就對相關問題着墨唔多,形容「文件輕輕做一兩樣嘢」,又有議員話教育局提供嘅「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原來只係遊戲卡、棋盤,質疑玩完遊戲係咪可以支援精神健康咁話。
議員狄志遠指出,疫情後學生出現傷害自己嘅行為,情況頗為嚴峻,但係施政報告只係「輕輕做一兩樣嘢」,希望政府可以做到「及早識別、及早介入」,故此提議政府可以為全港中小學生做精神健康調查,以評估有關風險。一旦發現高風險嘅個案就可以憑社工、結合現有服務介入。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話覺得狄嘅提議冇問題,又指就算《施政報告》冇好大篇幅關注呢個議題,但其實政府做咗好多工夫,話除咗做一般預防性教育,學生「自己肯幫自己」嘅意識,亦相當重要。
教局賴資源有限
至於教育局會喺今個學年推出適合高小及初中嘅「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有關初小及高中嘅資源套就籌備中,冀積極加強學生認知、協助學校推廣精神健康。議員梁熙就走去翻查,資源套究竟係咩,發現原來係一啲遊戲,畀學生捉棋,跟住有啲鼓勵字眼同語句,佢不禁質疑「玩完遊戲係咪可以支援精神健康?」認為要了解學生壓力來源先可以解決問題。佢又話依家有部分學生做功課要做幾個鐘,問當局會否考慮限制功課時數。
蔡若蓮就話佢哋有唔同層次支援,發生悲劇嘅學校會有教育心理學家組隊,幫學校處理危機,而資源套屬於預防層次嘅支援,佢承認每個個案都有其獨特因素,非一個資源套能針對問題,但礙於政府資源有限,有針對性嘅措施難以大面積咁做,所以建議學校、家長可以善用有關嘅資源套,幫助一啲「諗埋一邊」、「起初輕微」嘅學生。
梁熙質疑「玩完遊戲係咪可以支援精神健康」。梁熙質疑「玩完遊戲係咪可以支援精神健康」。
梁熙質疑「玩完遊戲係咪可以支援精神健康」。
議員指疫情後學生出現傷害自己嘅行為,情況頗為嚴峻。議員指疫情後學生出現傷害自己嘅行為,情況頗為嚴峻。
議員指疫情後學生出現傷害自己嘅行為,情況頗為嚴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