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經濟谷極唔起 百業年關等死

本港進出口表現疲弱。 本港進出口表現疲弱。
本港進出口表現疲弱。
進出口表現差勁 旅客僅疫前7成 預測增長縮至3%
疫後香港經濟復常不似預期,街上吉舖隨處可見,百業年關等死。有財金官員昨日表示,最新預計今年本港經濟增長可以超過3%,然而在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內預測經濟增長為3.5%至5.5%,變相承認本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數字較年初預算案公布的下限即3.5%還要低,可見當局錯估,而增長明顯放慢,本月10日將公布第3季經濟表現。該官員認為放慢與內地出口及本港轉口均持續疲弱有關,加上本港通關後,航班只回復到疫情前7成左右。有銀行則預測經濟增長將下調至3.3%。
官員盲目樂觀 稱復甦勢頭持續
香港昨日舉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有財金官員指,預計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逾3%,承認略遜預期,但強調復甦勢頭正在持續,相信隨着本港與世界往來不斷增加,會有更多旅客及生意來港。他又解釋將經濟增長由3.5%至5.5%下調至逾3%,是因為首季與內地通關後,經濟復甦動力十分好,所以將經濟增長修訂為4%至5%。不過,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地出口及本港轉口均持續疲弱,加上本港與國際全面通關後,航班只回復到疫情前七成左右,未全面恢復,因此制約了本港經濟增長,與原本估算下半年轉好的情況不同,反而持續下跌。
來年經濟 展望創科金融服務業
不過他估計,隨着本港航空升降量逐步回復,將進一步帶動旅客及生意來港,而今年第4季至明年首季,本地經濟主要增長動力會來自私人消費及旅遊服務輸出,而創新及科技業和金融服務業,則屬本港經濟中期增長的雙引擎。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則指,目前香港已擺脫疫情,但不明朗的因素持續,包括高利率環境下,影響環球經濟、科技、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等發展。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表示,香港作為內地最大的外資來源地及對外投資目的地,為內企接外投融資的首選通道,亦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基地,勉勵香港要着力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影響力,並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另外,渣打銀行(香港)亦調低香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4.3%下調至3.3%,明年亦由3.6%降至2.9%,而今年7月該行曾將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由3.6%上調至4.3%。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解釋,觀乎息口高企及外部因素繼續不明朗、內部經濟亦表現參差,第3季經濟增速僅有4.1%未如強勁,所以若果本港全年經濟要達致該行早前預測的4.3%目標,意味第4季經濟要升7%才可。他又指,零售、投資及出口3大經濟環節表現均較預期弱,尤其是零售表現落差較大,房地產及股市帶來的財富效應未如正面;出口亦未由去年的基數回復元氣。
調查:9成中小企 料明年營商難
該行又進行調查發現,91%中小企預料明年會遇營商困難,其中53%認為經濟環境將較預期差、35%及32%則認為成本上升及難以招聘是企業面對的問題。
吉舖隨處可見。(陳德賢攝)吉舖隨處可見。(陳德賢攝)
吉舖隨處可見。(陳德賢攝)
旅客僅達疫情前7成。旅客僅達疫情前7成。
旅客僅達疫情前7成。
街道人流疏落。街道人流疏落。
街道人流疏落。
港人北上消費拒留港。港人北上消費拒留港。
港人北上消費拒留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