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俄朝加強合作 烏軍偏安一角

俄烏戰爭即將踏入第3年,縱然還有3個多月時間,惟步入寒冬,雙方皆難以發動大規模攻勢,預料戰局短時間內不會出現重大變化;不過,在這3個多月時間內,雙方如何整軍,將對新一年的戰況起到決定性作用。上回提到,俄羅斯與烏克蘭皆有各自的煩惱,今回正好闡述俄烏雙方各自擁有的利好因素。
在俄羅斯一方,經歷長時間經濟制裁後,國內逐漸適應並找到出路,將成為重要轉捩點。國內經濟平穩,有利降低反戰聲音,同時有助加速軍工業發展。不過,要說俄目前最大的利好因素,莫過於北韓願意大力支援。南韓軍方估計,北韓可能已向俄羅斯提供約2,000個貨櫃的軍事裝備及彈藥,其中包括步槍子彈、火箭彈、炮彈,甚至短程彈道導彈或便攜式防空導彈等。有別於伊朗援助的武器,北韓的軍事裝備大多是蘇製,與俄軍裝備系出同源,意味着北韓所提供的裝備彈藥,俄軍可「即插即用」,對於裝備不足的士兵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
雖說俄羅斯軍工業的生產力已恢復,勉強能維持戰場上的需要;然而,製造武器始終需要成本,比起國內生產,由北韓生產的成本顯然更低,更有利於長期作戰。當然,北韓提供的彈藥絕非免費,南韓軍方估計,作為軍事援俄的回報,北韓料可獲得發展衞星或核武的技術,戰機、潛艇、防空系統或相關零件,甚或俄軍繳獲的西方武器等;對於北韓而言,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硬實力,繼續向美國及南韓叫板。至於對俄羅斯而言,北韓實力提升,亦有助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可謂是各取所需,互利互助。
或影響東亞局勢發展
可預見的是,隨着伊朗把目光轉向以巴衝突,北韓將會成為俄羅斯的最大援助國,俄羅斯與北韓的關係亦將躍升至更高層次,變得密不可分。這不但影響俄烏戰局,更可能打破朝鮮半島的平衡,繼而進一步影響東亞局勢發展。美國再強大,也難以應付多線同時受壓,難免會分身乏術,這正是俄羅斯樂見的局面。
誠然,要發展成上述局面,還有極其遙遠的途程,憂慮明顯言之過早。對烏克蘭一方而言,也有着巨大的利好因素,就是有足夠時間訓練士兵,同時整合及適應西方裝備。相比起俄軍,烏軍士兵更欠缺訓練,大部分都是強制徵召上戰場的新兵,何況還要使用西式武器,未能發揮全部戰力是必然之事。不過,經歷長達一年多的實戰經驗累積,烏軍的實力比起開戰之初,可用「刮目相看」來形容。現時,烏克蘭大軍遠離戰線、集結在與白羅斯接壤的邊境一帶,顯然就是為了加強訓練,迎接新一年戰事。
不過,烏軍實力再提升,最多只能鞏固防守,以便偏安於聶伯河以西,說要反攻、奪回國土,機會依然渺茫。至於和談或終戰,就要看烏克蘭政府,何時才能接受「喪失領土」這一現實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