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港府思慮例欠周全 粵車南下亂上加亂

首階段內地自駕旅客只會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停車場泊車。 首階段內地自駕旅客只會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停車場泊車。
首階段內地自駕旅客只會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停車場泊車。
東呼先見之明 即應市民心聲
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計劃推行4個月下,港府計劃明年起分兩階段落實「粵車南下」,期望最終內地居民能夠自駕來港。不過,駕駛師傅及市民均對計劃存疑慮,除了擔心本港地少車多難容納,亦憂慮兩地人駕駛習慣及態度有異,再加上粵港交通標誌不同,容易惹意外,建議當局要求「粵車南下」司機先上駕駛先修課堂,避免出現盲頭烏蠅。
港車北上自7月1日推出以來大受歡迎,於重陽節長周末期間已經錄得單日4,200架次的最高紀錄,但既然有來,便難免有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政府正積極與內地商討粵車南下,首階段是當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大型自動化停車場項目完工後,可供廣東省旅客南下泊車,再轉機前往外地,或利用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入香港,第二階段則是全面開放內地旅客自駕來港。
駕駛習慣差異 或成意外因素
不過,社會各界對粵車南下議論紛紛,《東呼即應》亦訪問市民及駕駛師傅。他們大多擔心道路安全、塞車,以及違例泊車會否惡化。市民文先生表示,內地人駕駛比較「隨意」,擔心容易引發交通意外;楊小姐則指,香港地方細小,難因應粵車南下而制訂新措施改善行車環境;盧先生亦相信,內地車爭路下,街道會變擠迫,港車行走的空間會減少。
除了市民憂心之外,商用車輛司機更擔心有內地司機「行錯線」導致險象環生。香港商用車輛駕駛教師協會主席鄭楚光表示,兩地司機「左右軚」的駕駛模式,或成為內地司機在港出意外的潛在因素。
鄭舉例有在內地學車的本港司機在交通燈前、較闊路口會「行錯線」,及至於迴旋處,該些司機會按內地的習慣向右駛,存在一定危險性。
鄭楚光續指,內地人駕駛習慣和香港人不同,港人較習慣遵守交通規則,內地人行車則較為隨便一點,而且加上兩地交通標誌不同,容易考起內地司機。鄭亦提到,香港兩個迴旋處的設計容易令司機迷失惹意外,惟設計多年來並沒改,促港府盡快修正,又建議當局要求申請粵車南下的司機先到指定場地練習,適應本地交通情況,能夠確保兩地交通及駕駛者的安全。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