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數碼教材 虛擬考察路線觀地貌

中學地理數碼新教材有利學生自主學習。 中學地理數碼新教材有利學生自主學習。
中學地理數碼新教材有利學生自主學習。
【本報訊】本港於9月遭逢世紀暴雨,令港人關注極端天氣的破壞及影響。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教育局推出中學地理數碼新教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提升對本港斜坡安全的認識。有教師指相比起原有教材,新教材互動性強,且善用數碼科技,例如虛擬地質考察路線可幫助全面觀察地貌、岩石3D模型令教學更同步、更有效率,提升學與教效益。
3D模型呈現岩石特質
土拓署轄下土力工程處指出,原有教材於2008年推出,鑑於科技進步、學習模式轉變,處方去年建議更新,並邀請了9名地理科教師為顧問。總土力工程師呂樂心表示,教材加入動畫及互動遊戲元素,並利用360全景模式,拍攝製作了糧船灣、蒲台島及東平洲3條虛擬地質考察路線。
呂又指,收到教師反映岩石教學樣本不足,今次教材利用了業界使用的攝影測量技術,呈現15塊本港常見岩石和礦物樣本的高清3D影像,包含於教材內。
使用新教材進行試教的聖公會鄧肇堅中學周玉蓮老師表示,相比原有教材,新教材深淺適中,且運用地圖等資訊圖表,增強學生對空間分布聯繫的理解,而虛擬地質考察路線則有助更全面呈現地貌:「例如東平洲嘅龍落水,就算去到現場都只係睇到一部分,但睇(虛擬地質考察路線)啲片段同圖就好清楚睇晒。」岩石3D模型十分清楚呈現各種岩石及礦物特質,令課堂上講解時更同步、更有效率。
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葉詠兒副校長亦有試用教材,她表示新教材為網上學習資源,有利學生自主學習,並指教學上需要大量相片,新教材正好能配合要求。葉詠兒亦指,教材具互動元素,相比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上課更投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