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屋聯會倡分批重建14舊邨

長沙灣蘇屋邨是其中一個完成重建的屋邨。 長沙灣蘇屋邨是其中一個完成重建的屋邨。
長沙灣蘇屋邨是其中一個完成重建的屋邨。
【本報訊】本港許多舊式公共屋歷史超過半個世紀。但公屋聯會去年指,房委會早在2013年完成22條舊屋邨的重建研究,惟僅白田邨、美東邨和華富邨3條屋邨落實重建,其他屋邨重建遙遙無期。該會建議港府未來10年分兩個階段重建14條舊屋邨,並可將「原區」安置的定義由18區擴至港、九、新界三大區,以減低重建難度。
按港府資料,過去10年,房委會已完成12個屋邨和3個工廈重建項目,合共提供超過25,000個房屋單位,這些完成重建的公屋,包括長沙灣蘇屋邨(約7,000伙)及觀塘牛頭角下邨(約4,800伙)。房委會現正推展的重建項目則共有8個,將可提供約28,000個單位,連同正在研究重建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在內,則共有10個項目,可提供約33,000個單位。
公屋聯會的研究報告建議,港府可在2022/23年起的10年內,分兩個階段重建14條舊屋邨,當中在首5年可先啟動重建位於港島和九龍的8條屋邨,當中有5條屋邨的單位數目不足2,000伙,規模較小,認為只要有合適的公屋資源便有條件加快重建,涉及的8條屋邨包括觀塘和樂邨、深水埗石硤尾邨(未重建部分)、深水埗南山邨及黃大仙富山邨(未重建部分)等。
料增3.6萬單位供應
聯會又提到,房委會早在2013年完成22個非拆售高樓齡屋邨的重建潛力研究,相關屋邨樓齡介乎42至70年,惟現時僅白田邨、美東邨和華富邨已落實重建。該會認為重建舊邨可改善居住環境外,亦可增加公營房屋單位數目。該會解釋,2000年前興建的舊屋邨並未採用地積比率規劃,重建舊公屋可提升密度、增加單位數量,以每公頃平均可建1,300伙推算,重建14條舊屋邨可大增3.6萬個單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