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衝直撞如玩命 高齡司機成炸彈

這些年,涉及高齡「的哥」的交通意外不絕如縷,往往釀成人命傷亡,昨日又有同類事故發生。一輛的士凌晨時分在尖沙咀接載兩名外籍遊客前往元朗,途中72歲司機突感不適,駛出長青隧道後失去知覺,在無人駕駛下先撞向路旁鐵欄再向前衝,最終撼向石壆始停下,險象環生。老齡的哥送院搶救無效死亡,兩名遊客幸無受傷。
事實上,近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愈來愈多,肇禍的哥大都年紀老邁。例如今年初炮台山「炮彈飛的」嚴重交通意外,導致4人受傷,當中兩人危殆,涉事司機84歲;此外,一名87歲的士司機9日內3度駕車失事,其中兩宗更涉及危險駕駛被控。還有,長沙灣一名70歲阿伯被一輛空載的士撞倒,涉事的哥為更高齡的79歲阿伯!一之為甚,豈可再乎!這些意外難道不可避免?
可以看見,高齡的哥橫衝直撞,儼然馬路炸彈,罪魁禍首在於運輸署胡混度日。該署口口聲聲就高齡人士申領車牌的要求進行檢討及修例,早在去年6月已成立專家小組,原擬今年中展開諮詢,惟現在已是年底,修例依然未有寸進。時任署長羅淑佩信誓旦旦聲稱「絕不走數」,但連署長都早已換人,馬路炸彈問題依然無解,這不是草菅人命是甚麼?
現時法例規定,70歲以上司機申請駕駛執照時,只需提供一份4個月內由認可註冊醫生發出的體檢證明書,便可視乎情況申請1年或3年牌照,續期時再做身體檢查。前年9月,時任運房局局長陳帆曾書面回覆議員質詢,透露全港有逾11萬名年過60歲持的士駕駛執照人士,佔整體的士司機55%。當中年過80歲的司機,總數多達1,444名,相關數字更是連續兩年上升,較2018年增加200多人。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早前亦稱,過去3年,平均每月大約有300宗涉及的士的意外,即平均每日10宗,其中接近一半涉及年齡60歲或以上的士司機,情況令人吃驚。現行法例對高齡司機監管不足,未能確保乘客及道路使用者安全,已是不爭的事實。
這樣說並非年齡歧視,而是駕駛必須高度集中精神,遇事更考反應,雖然部分長者身壯力健,但有些長者難免體能甚至認知衰退,根本不宜駕駛,奈何運輸署在這方面的監管長期交白卷。例如日本及中國內地分別將職業司機年齡上限設為75歲及60歲,香港法例則無此限制;與此同時,的士行業工時長、薪酬低,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加劇司機老齡化;何況香港退休保障不足,許多銀髮族手停口停,揸的士入行門檻低,遂成為不少長者的餬口工具。
由此可見,的士司機老化背後,涉及的是深層次社會問題,牽一髮動全身。港府對此因循苟且,拖得就拖,運輸署修例固然歎慢板,輸入外勞計劃更礙於業界反彈過大,而沒有將的士司機包括在內。看來問題無法可解,市民會否淪為「的下亡魂」,只能靠彩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