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府:擁審批藥物資格 吸企業來港研發

政府將設立全新「1+」機制,加快治療嚴重疾病新藥審批。 政府將設立全新「1+」機制,加快治療嚴重疾病新藥審批。
政府將設立全新「1+」機制,加快治療嚴重疾病新藥審批。
【本報訊】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明年會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就藥械及技術監管和審批制度作研究,邁向以「第一層審批」方式審批新藥械的註冊申請。衞生官員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若做到「1+」甚至「第一層審批」機制,保持高效審批,對國際藥物機構和企業來港研發將具備吸引力。
大灣區8600萬人口有市場
衞生官員續稱,藥廠選擇研發藥物及醫療器械地點,會視乎當地臨床研究及評審的質素和效率,本港若一直沿用第二層審批,將不具吸引力。而在審批藥物人才方面,本地兩間大學有很多專家,衞生署亦有專家組、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不過,邁向「第一層審批」不能過急,須逐漸累積經驗。
官員表示,本港市場小及病例少,以往用「第二層審批」較安全及實際,但情況已有轉變,近年大灣區及「港澳藥械通」急速發展,大灣區的8,600萬人口,有一定市場需求及臨床病例。另外,香港成立友善的平台,讓外國藥械企業將產品帶到香港先行先試,再應用到大灣區其他城市。香港是國際化窗口,可以提供平台讓內地藥械企業向外展示優良的產品,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
至於在大灣區醫療機構為港人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官員稱望善用跨境合作,通過合作模式,令市民可以更快接受醫療檢查或治療;又指基於以往長者醫療券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的經驗,以及疫情期間醫院管理局病人覆診支援計劃,已經有使用內地的醫療服務,望盡快推出策略性採購幫助市民,減低輪候時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