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萌死念求助最細8歲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呼籲家長及學校留意青年的精神健康;左為韋賽姬,右為曾展國。(葉名軒攝)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呼籲家長及學校留意青年的精神健康;左為韋賽姬,右為曾展國。(葉名軒攝)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呼籲家長及學校留意青年的精神健康;左為韋賽姬,右為曾展國。(葉名軒攝)
不足4個月 17名青少年自殺離去
近期接連有學生輕生。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統計,由今年7月截至昨日,不足4個月已有17名19歲或以下青少年自殺身亡,達去年整體自殺死亡個案的逾40%。輕生原因依次為學業、感情及家庭問題。同時,該會自今年9月開學後接獲32宗青少年求助個案,比去年同期增逾三成;當中更有求助者年僅8歲,情況令人憂慮。該會呼籲家長及學校應持開放態度,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該會總幹事曾展國指,去年全年19歲或以下自殺死亡人數為39人,而今年7至10月的4個月內,相關年齡層的自殺個案達22宗,其中死亡人數為17人,相當於去年整體的43.6%,情況令人關注。他續指,22名自殺個案中,有18人為學生,自殺的主因依次為學業、感情及家庭問題。
學業感情家庭問題最困擾
自殺個案年齡方面,有6名為19歲,佔最多達31.6%,但亦有兩名年僅12歲。該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於今年7月至10月,共接獲51宗求助個案,當中以13歲佔大多數,有17.6%;更有個案年僅8歲,反映青少年自殺或有年輕化趨勢。曾表示,家庭對青年的成長影響很大,又以年齡小者為甚,例如父母婚姻破裂、對子女期望過高等,容易成為自殺誘因。
此外,今年青少年自殺個案自9月開學後飆升,由7月及8月的各4名,增至9月的5名,本月更倍增至9名。該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韋賽姬指,中心9月至今共接獲32人求助,較去年同期的24人,增加33.3%;而網上聊天服務「Chat窿」亦接獲35人求助,較去年同期的23人,急升52.2%。她表示,今年復常速度較去年快,學校追趕進度之餘,家長亦為子女報讀大量補習,致學生課外壓力同樣增加。
自殺絕非出路 積極尋支援
提到近月接連發生多宗疑似學生自殺個案,曾展國憂慮或產生模仿效應,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更易挑起自殺念頭,甚至認同自殺是出路。他建議港府增加學校人手,如將駐校社工及學生比例最少增至1:100。
同時,學校亦應着重學生的身心平衡發展,遇上有自殺危機學生,不應持「怕事」心態內部解決,應積極尋求支援。至於家長,一旦察覺子女有情緒困擾甚至自殺危機,應直接關心探問,切忌逃避或漠視。該會即日起亦增設青少年危機服務專線2389 2227,為期3個月。
復常後學生需要回校上課,在適應上或面對較大壓力。復常後學生需要回校上課,在適應上或面對較大壓力。
復常後學生需要回校上課,在適應上或面對較大壓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