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疫情拖累經濟 推12.8萬億救市

李克強(中)在新冠疫情期間到市場監管總局考察。(中新社圖片) 李克強(中)在新冠疫情期間到市場監管總局考察。(中新社圖片)
李克強(中)在新冠疫情期間到市場監管總局考察。(中新社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經濟去年在地緣政治及新冠疫情等壓力下增速放緩,負責經濟事務的李克強面對不少難關,對外堅持擴大開放,對內堅持「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3項原則,果斷推出中國歷來最大規模救市計劃,支撐國家經濟復甦。
花8年推動RCEP
中國經濟自十八大以來高速增長,打破外界的「硬着陸」預期後再迎來新難題。2018年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李克強坦承中美經貿摩擦造成經濟轉型陣痛,對外經濟政策是重要環節之一,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吸引外資。李克強掌管國務院後花8年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影響中國及亞太區域的未來發展留下重要的經貿資產。
新冠肺炎於2020年初席捲全球,全球經濟下行,中國亦難獨善其身。李克強召開17萬幹部視頻會議,推出12萬億元人民幣(約12.8萬億港元)救經濟計劃,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挽救經濟行動。他又要求經濟大省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消費、支持住房需求。
李克強在去年3月人大會議表明,當年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提到任總理第一年已承諾3點基本任務: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要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強調會在該屆政府收官之年,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恪盡職守,用實幹來踐行承諾。
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經濟,成為李克強的最大挑戰。(Getty Images圖片)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經濟,成為李克強的最大挑戰。(Getty Images圖片)
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經濟,成為李克強的最大挑戰。(Getty Images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