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生B輪公屋加快上樓

「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於昨日起在香港出生且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一筆過發放2萬元現金。(陳德賢攝) 「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於昨日起在香港出生且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一筆過發放2萬元現金。(陳德賢攝)
「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於昨日起在香港出生且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一筆過發放2萬元現金。(陳德賢攝)
派錢2萬 增扣稅額 利誘
香港出生率奇低,政府認為已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低」,昨日出台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即日起設立「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於昨日起在香港出生、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一筆過發放2萬元現金獎勵等,預料每年涉及8億元額外開支。房委會同時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及「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增加新生嬰兒家庭成功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機會,甚或加快在公屋申請中獲編配公屋時間(見表),政府希望藉此能每年增加7,000名新生嬰兒。議員及學者對港府谷生育政策並不看好,認為缺乏誘因,有團體則要求政府帶頭推出有薪育兒假。
施政報告提出設立「新生嬰兒獎勵金」,昨日起,每名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一筆過發放2萬元現金獎勵,為期3年,之後再作檢討。消息指,獎勵金以每個嬰兒獨立計算,不設職效指標,形容2萬元獎勵金為「政府心意」,政府另有一籃子計劃和措施配合,包括增加社區保母、託兒服務等,在職父母亦可受惠。
獎勵金可與出世紙同步申請
據悉,合資格嬰兒只需父或母一方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是否婚生子女也可受惠,父母之間更不需有婚姻關係。當局希望申請過程從簡,會與出世紙掛鈎,鼓勵父母在嬰兒出生後42天內申請出世紙時,同步申請獎勵金,入境事務處將會更新申請表格,父母只需填寫銀行帳戶號碼即可;若資料齊全,2至3周內可收到款項,料涉政府每年開支8億元。
此外,如納稅人與在昨日或之後的首個出生子女同住,政府將在24/25課稅年度起,提高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由10萬元升至12萬元,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政府消息人士指,提高兩項住屋開支扣稅限額,只適用於昨日或之後出生嬰兒且是首名子女的父母,估計初期對庫房收入影響不大,每年約少收數百萬元稅款,但措施屬恒常性,估計18年後每年庫房將會少收約9,400萬元。
預留10%居屋綠置居優先揀樓
房委會亦將會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明年推出的居屋開始,將預留部分單位配額,讓昨日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抽籤及優先選樓,直至該名子女年滿3歲為止,每次出售居屋及綠置居會額外預留單位總數10%作優先選樓;以及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加快昨日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公屋申請,縮減一年輪候時間,明年4月生效。據了解,此計劃只能最多縮減一年輪候時間,若生多於一個嬰兒的家庭亦不能再獲縮減,而以目前13.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為例,有一歲或以下初生嬰兒的家庭佔約4%。
「到喉唔到肺」 料無助生育率
議員李鎮強認為上述措施對中產家庭可謂「到喉唔到肺」,兩萬元獎勵加上免稅額,對養育一個小朋友或連書簿費都不夠,認為措施誘因不足。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也指,措施料無助刺激生育率,本身決定不生育的家庭,未必會因為這些措施而改變決定,認為政府研究改善本港的教育環境,包括改良學制、課程內容及出路等或更具吸引力。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成員葉梓聰建議政府應帶頭設立有薪育兒假,方便父母在子女有需要的時候照顧他們,同時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子女成長。
團體指政府應帶頭設立有薪育兒假。(李志湧攝)團體指政府應帶頭設立有薪育兒假。(李志湧攝)
團體指政府應帶頭設立有薪育兒假。(李志湧攝)
鼓勵生育措施鼓勵生育措施
鼓勵生育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